第4部分 (第3/5页)

归胜利者所有。另外,不景气让IT大厂精打细算,为了尽量减少成本,有更多的订单会外包。正是在这个时期,富士康揽来了康柏、戴尔、惠普、思科、苹果、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更多的订单。

恐惧最先来自台湾企业

郭台铭有一句话:“做乌龟的要知道不要把兔子吵醒。”

1995年,富士康开始做电脑机壳。看着深圳龙华园区一天天扩展,进进出出的大货柜车车水马龙,大家不知道富士康的机壳里到底装的是什么。2001年,富士康坐上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的宝座。郭台铭被逼打开他的电脑机壳,里面已经装得满满当当。原来,富士康这些年一直在偷偷做电脑整机,而苹果、康柏、IBM、惠普这些大公司都成了富士康的客户。富士康一直是做连接器等零组件的,宏基、明基、华硕、广达、友达等电脑公司都是富士康的用户,现在富士康已经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

1991年,鸿海在台湾上市的过程并不顺利,最后的上市审查投票结果是七票对六票,以一票胜出获准上市。当时的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黄显华投了关键的赞成票。后来老一辈的电子业同行对黄显华抱怨:“要是当初没有让郭台铭上市成功就好了,因为那样他就会倒掉,要是没有鸿海,没有富士康,大家的生意会好做一些。”

为什么会有人忌恨郭台铭,忌恨富士康?台湾的许多IT企业都是富士康连接器的客户,后来富士康做准系统、系统,有人认为这是抢了台湾厂商的订单。有一次,媒体采访台湾仁宝电脑总经理陈瑞聪,问富士康要做笔记本电脑了,您要怎么赢他?陈瑞聪和郭台铭是很好的朋友,经常去打高尔夫球,可从那以后,陈瑞聪就再也不和郭台铭打球了。郭台铭当时说:“我没有抢别人的订单,反而给他们介绍了很多订单。笔记本电脑不是富士康的重心所在,我们公司有游戏、伺机服器、无线产品、网络、光电、半导体等,忙都忙不过来。对于富士康来说,最重要的是维持住台式电脑,以发展其他的产品。对于笔记本电脑,富士康是没有意愿、更没有力气玩下去的。”

郭台铭又说:“有人说我抢人家主机板的订单。以华硕为例,是我先做惠普、戴尔的主机板OEM订单之后,华硕才来接的;索尼的PS2也是我先做,它才进来的。我做的机壳、连接器等零组件,过去都是不起眼的,我做起来了,大家都来做了,就成了台湾的大产业。大家都说我抢别人的订单,照这个情形来说,应该是别人抢我的订单才对啊。”“广达接苹果、康柏的订单,英业达接康柏的订单,都是我介绍的。大众、神达的康柏订单,也都是我介绍的。所以是它们来抢我的订单,怎么会变成我抢它们的了?”

第二章 低价全靠廉价劳动力“血汗”支撑吗?(3)

由于这一次的不愉快,富士康确实延缓了笔记本电脑业务,后来接索尼的订单,也是不声不响。2006年,苹果把笔记本电脑的订单给了富士康,富士康也一直不承认。直到大陆上网本火了起来,笔记本电脑进入一种新的形态,富士康才正式宣布生产笔记本电脑,并于2009年与惠普在重庆一起建立了年产2 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

抢订单有理

这些年,大家仍然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大订单一个接一个地落入富士康之手。

1997年,富士康从韩国LG集团手上抢下苹果电脑订单。1999年,富士康从台商手上抢过思科及IBM的伺服器,成为思科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2001年,富士康拿到了日本索尼公司的游戏机Play Station的订单。日本公司可是一向不把订单交给境外公司制造的。2002年,富士康争取到英特尔的P4连接器订单。2003年,富士康同时拿下两家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