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3/5页)
杀于我,却被我叔侄二人击退,若明日我军调动,那李蒙必会坏事。”张济苦笑道。
“李蒙?”朱隽闻言,想了想道:“你说他今日被你叔侄击退?”
“不错。”当下,张济将今日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军心已失,何惧之有?”朱隽听完,却是摇头一笑,目光却是看向张济身边的张绣,微笑道:“倒是小将军有些本事。”
张绣不爽朱隽对他叔父那股子颐指气使的态度,只是冷冷的抱了抱拳没有接话,朱隽也不恼,想了想道:“虽是如此,但李蒙在此掣肘,若不解决,却终是一患!”
抬头看向张济道:“张将军挑选两千善战之士为我驱策。”
“将军是想……”张济抬头看向朱隽,不确定道。
“既然是李郭二贼的狗,那便先将这只狗给料理了,正好夺了他的军权。”朱隽冷哼一声,毫不掩饰眼中的杀机。
第七十二章 趁夜欲夺营
朱隽这些年虽然渐渐开始修身养性,不负从前那般锋芒毕露,但此刻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哪怕是颇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张绣,也不禁打了个寒颤,暗暗惊异于眼前这位老将此刻所爆发出来的气势。
对于朱隽的要求,张济自然没理由拒绝,当夜,当即便点出两千精兵交托于朱隽。
“将军,那李蒙虽然遭败,但营中也颇有些人手,只要两千兵马,是否有些不足?”张济有些担忧的看向朱隽,李蒙虽败,但损伤的主要还是士气,兵力的损失也不过三五千,虽然有些伤筋动骨,但也不至于元气大伤,只是两千人前去偷营,一旦被李蒙察觉,那这两千人马损失是小,若是朱隽折在这里,可不好交代。
朱隽看着眼前这些将士,满意的点点头,这张济练兵的本事还是有的,微笑道:“此乃用奇,兵马多了,反而不利于突袭,有这两千人,足矣,不过还需向张将军借这位少将军一用。”
张济心中一沉,着看向一旁的张绣,苦笑道:“将军见谅,我兄长家就剩这么一根独苗,末将……”
“哦?”朱隽闻言,摇了摇头:“若是怕死,为何又要为将?也罢,既然少将军不愿,本将军也不愿强人所难。”
张绣正是热血冲动的年纪,哪受得了朱隽这般轻视,当即不顾张济的眼色,傲然挺胸,朗声道:“叔父,孩儿请战!”
“你……”张济瞪着眼睛怒视张绣,不知如何是好。
“大丈夫生在世间,若是畏首畏尾,与那些庸碌百姓何异?侄儿不才,愿意以掌中枪,匡扶社稷,扫平乱世,李蒙不过一无能之辈,岂能让我退却?”张绣朗声道。
“好,男儿当如是!”朱隽闻言,抚掌笑道。
“将军,那末将也随行。”张济苦笑着看向朱隽。
“不可。”朱隽摇摇头道:“这军营之中,尚需你来坐镇,张将军放心,本将军定会还你一个活生生的侄子。”
张济闻言,只能苦笑,兵凶战危,战场之上,又哪有什么保证,武艺再强,一根流矢便足以摇了张绣的小命。
只是张绣话已经出口,又有朱隽在侧,他也不好横加阻拦,只得点头道:“我儿当小心行事,万事听朱将军吩咐,切不可莽撞……”
“叔父。”张绣苦笑着看向张济:“侄儿是去劫营而非远行。”
“行啦,张将军不必多虑,本将军自有计较!”朱隽已经翻身上马,招了招手,随行而来的将士将一杆大枪交于他手中,这是朱隽的兵器,名曰牙麟,乃当代名匠以陨铁所铸,早年朱隽在身居高位之前,也是东汉有数的猛将,只是后来随着地位渐高,年纪也越来越大,不负从前勇猛,却也不弱于人。
张绣翻身上马,跟在朱隽身后,两千人马在两人的带领下,很快消失在无边的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