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 (第3/5页)
宝琳和崔琰、苏烈,这十位李超的兵法学生,分别拿着镐铲锹等工具。
“动手挖吧。”
李超接过一把铲,先铲了第一下,然后十个门生纷纷动手,镐锹齐下。挖了一小会,已经挖出了一个大坑。
“一起来。”
牛见虎挖的浑身冒汗,身上的外套都脱了,头上冒着白气。他喘着气,向旁边的士兵们招手。
换上士兵们接过镐铲,继续挖。
人多力量大,大家轮流开挖,只挖了个把时辰,下面就见水了。
程处默直接就捧了把还混着泥浆的水往嘴里送,喝了两口。
“甜!甘甜,好水!”
见了水,大家更加的兴奋,挖的更勐了,很快下面水越来越多,李超让人拿了几个桶来,放下去提了几桶水上来,放在一边澄清,等水清澈了,他打了一壶烧开,泡了壶茶,喝起来味道果然不错。
“嗯,就这里了,回头再挖大挖深些,砌上砖,这就是中受降城的第一口井了。”
“相爷,请为这口井赐个名吧。”一个侍卫道。
赐个什么名好呢?
“就叫受降井吧。”李超很省事的取了个名。
受降城的位置已经选好,第一口井也挖出水来了,现在需要的就是写信给家里,让他们安排好李记营造的工匠们过来,然后再招募些工人过来筑城,还得需要招募愿意移民过来的人迁移。
襄阳。
紫薇宫。
御书房里,李世民正和一众宰相们商议着分封之事。
“所有封地都叫领,不叫国。如李超的封地,可称为赵国公领,李超父亲的封地,则是上洛郡公领。”房玄龄先发言。
封地不叫国,叫领,这种称唿上的细节,体现的是朝廷宰相们对分封这件事情的无比重视。分封可以,但一定得是严格控制的,绝不能是乱封。
李世民对这条很满意。
若是李超的封地叫赵国,那这就不好了。现在只是叫赵国公领,简称则为赵领,这个能接受,比较合他意。
“陛下,对于封领的大小,我们认为应当是不宜滥封。现在朝廷有许多功勋贵族,但不能每个贵族都给封地。朝廷要进行一次全面严格的评审,只有功高着着者,才能被授以封地。”
“封地的面积,也不宜过大。”
“李超的赵国公领,是陛下此前已经加封的,东西南北各三百里,我们认为这个封地有些过大了,应当削减一些。”长孙无忌出声,他是最反对分封的,现在分封已经成了定论,他便要在分封细节上做些文章。
“李超的封地是朕早前封给他酬谢功劳的,现在他又立大功,朕岂能不加反减?朕打算再给李超二百里封地,通前五百里封地。”
“陛下,不可。五百里封地,那非常之大。臣以为,就算酬功谢勋,也没有这样一个酬谢的。”长孙无忌坚决反对。
李世民坚持要封,李超这次又立大功,他不封还减,这成什么样子?他不但不能减,还得加封,不加封,无以酬谢李超之功。
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李超本来就是朝中实封最大的,又是第一个获封领地的,他的封地大少,就代表着朝廷分封的上限标准。李超封多点,本不是事情,可这样一来,那别人也都是要按着这个标准来的,那可就不一样了。
天下再大,这样分封,也不行啊。
房玄龄见皇帝和长孙无忌争论不下,这个时候站出来和稀泥,他提出了一个中间方案。
给李超加封,给个五百里实封领地。但这个五百里,可以分在李家几个人身上,李超三百里,给李超的父亲和儿子们各几十里,凑个五百里。但同时,为了防止李超一个人领地过大,那么李超的三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