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3/4页)
申渊、沙巴,最后再转道去老街——只不过这几个地方都属于是长山山脉的范围,那车进山之后就此失踪,要想真从那里得到消息,怕是要等他派人进去查探之后才行,这时间可就说不准到底多久了。
按照大炮叔和宗大叔他俩的意思,与其我们等人去探听消息,不如我们自己开始折道,沿着这条路反着先去沙巴,然后一路顺着找过去就行,这山上就只有一条道,路上多找这村民问问,说不定就成了。
马三拳听我们这样说,觉得也行,这样倒是少了很多事儿,只不过那山里人不太好沟通,还是找个向导最好,于是他让我们稍稍等会再走,自己派人去老街找人去了。
我们车上的东西在马登就准备得差不多了,这时候也没什么好弄的,于是都坐在屋里闲聊扯淡,等了快半个小时之后,马三拳的人带了个精瘦的少年过来,看着十七八岁年纪,背后弓箭腰挎短枪,腿上还扎了把匕首。
马三拳介绍这少年叫阮三,以前是山上的猎人,后来讨生活就来到了山下,几次跟着他的人去送药倒都还成,手脚利索不说,警惕性也很高,所以就留着了,这次跟我们山上能算是个不错的帮手。
到此,事情算是差不多行了,我们这就和马三拳告辞,然后开着车朝着那长山山脉的沙巴一路而去,算正式拉开了寻找伦道夫的行动。
第八十三章 黑吃
早上起来,客栈老板的介绍下,我们很快找到了开路条的中间人,同时找到了两架美式吉普车,虽然年代久些却还很好用——大炮叔是老江湖,这种花钱买路条的事情他出面最好;车价既然已经谈好了,则就由晨曦带着我们去给钱提车;至于说弄点吃喝拉撒、野营露宿的东西,怕是谁也没有程自立他们熟悉了,所以程自立带着大个子张建设去负责采买。
等到事儿办妥,我们就到马登市南面4d公路碰头,把东西收拾之后一起出发。
带我们去提车的是个不怎么起眼的越南人,自称叫做阮兴强,满脸的笑,但我就总觉得这孙子眼珠子滴溜溜转得有点虚,他在我们面前招呼着带路,嘴里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给我说:“车、车停在瓦面…我们坐车去,马登瓦面,不远,不远…”说着话,这家伙已经叫了个三轮。
越南城里一般只有两种交通工具,人力拉的单人三轮和摩托的大棚三轮,越南人喊来的是那种大棚三轮,前面是摩托车夫,后面一棚子让我们挤在里面——那阮兴强不断的左指右指,车子跟着在大街上绕着,一路到了马登城的外面。
越南街上的人不多,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挂着取得胜利之后幸福的笑容,路边无数标语牌,上面用中、越两种文字写着社会主义语录,和四九城如出一辙,挎枪的人占了街上将近一半的数量,许多人大声的说话谈笑都是用的中文。
越南曾属于中国,那位写出千古奇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便埋骨在此,当年二十六岁的他乘船去交趾(越南北部)看望在那做官的父亲,突遇大风暴,全船人无一幸免,当地人建造寺庙纪念他,还把他们父子尊祟为越南的两位“福神”。
这里的中国氛围极为浓厚,要不是其中还有一半鸟叫似的越南话,我还真觉着和云贵两地的区别不大,只不过是路窄些,车子少些,满地都是摩托车,并没有太大的陌生感。
马登城市不大,摩托三轮很快就从大街窜了出去,拐到了旁边个小路上,然后从个小路到了城外个敞棚院子里,旁边一排的吊脚木棚,外面摆着油桶、破烂车壳、一屋子配件、还有个桌子摆在个棚子下,旁边坐了几个年轻人正在擦枪。
院中敞着有些破烂的篷布,遮着盖着,下面看那形状像是各式各样的车,看样子应该都是小车。
大棚突突突开进院子里,阮兴强立刻就从车上跳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