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说,玲子也大笑起来。只要一提起敢死队,整个世界便充满和平、洋溢欢笑。

6点时,我们三人去主楼食堂吃晚饭。我和直子要来炸鱼、青菜色拉和炖菜,还有米饭和汤。玲子则只要通心粉色拉和咖啡,之后便又吸烟。

“上了年纪,身体就变得吃不进多少东西啦。”她解释般地说。

食堂里的人,谁也没有注意我。没有人贼头贼脑地看我,甚至连我加人其中也无人觉察。仿佛我的加人对他们来说是意料中的事。

只有一次——那白衣男子突然回头问我:“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啊?”

“住两晚,星期四回去。”我回答。

“现在的季节不错吧?不过,等到冬天你再来看看,漫山遍野银白一片,壮观得很咧!”他说。

“直子说不定等不到下雪就出去了。”玲子对男子说。

“啊,可冬天确实不错的哟!”他神情认真地重复道。于是我愈发弄不清他是否真是医生了。

“大家都在谈什么呢?”我试着问铃子。她似乎不大明白我问话的用意。

“谈什么?平常事啊。一天中遇到的事,看的书,明天的天气,不外乎这些。大概你总不至于以为会有人突如其来地站起大声宣布‘今天北极熊吞食星座所以明日有雨’吧?”

“噢,当然我不是指这个。”我说,“我看大家说话都那么小声细气的,心里就不由纳闷他们究竟在谈什么。”

“因为这里静,所以人们说起话来声音自然就放低下来。”直子把鱼刺整齐地堆在盘子的一端,用手帕擦擦嘴角,“再说也没有必要提高嗓门,既用不着说服谁,又没有引人注目的必要。”

“怕也是。”我说。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静悄悄进食的时间里,我竟奇异地怀念起人们的嘈杂声来。那笑声、空洞无聊的叫声、哗众取宠的语声,都使我感到亲切。这以前我被那嘈杂声着实折磨得忍无可忍,可是一旦在这奇妙的静寂中吃起鱼来,心里却又总像是缺少踏实感。这食堂的气氛,类似特殊机械工具的展览会场:对某一特定领域怀有强烈兴趣的人集中在特定的场所,交换惟独同行间才懂得的信息。

饭后返回房间,直子和玲子说要去“c区”的公共澡堂,并说如果我只淋浴的话可用这里的盥洗室。我说也好。等她们走后,我便脱衣服淋浴,洗了头。然后一边用吹风机吹头发,一边抽出威尔·埃文斯的唱片放上。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它同直子生日那天我在她房间里放听几次的那张唱片是同一张。就是直子哭泣不止、我抱她睡觉的那个夜晚。事情不过发生在半年前,我却觉得似乎过去了很久很久。或许因为我对此不知反复考虑了多少次的缘故。由于考虑的次数太多了,对时间的感觉便被拉长,而变得异乎寻常。

月光十分皎洁,我便关掉房间的灯,倒在沙发上听威尔·埃文斯的钢琴曲。窗口泻进的明月银辉,把东西的影子拖得长长的,宛如涂了一层淡墨似的隐隐约约印在墙壁上。我从帆布包中取出装有白兰地的薄金属水筒,倒进嘴里一口,缓缓咽下。一种温煦的感觉从喉头往胃慢慢下移,继而又从胃向身体的各个角落扩散开来。我又喝了一口,然后把水筒盖好,放回帆布包。月光似乎随着音乐摇曳不定。

约摸过了20分钟,直子和玲子从澡堂回来。

“从外面看,房间的灯全都熄了,黑黑的一团,吓了我一跳。”玲子说,“我以为你打点行装回东京去了呢!”

“那怎么能。好久没看见过这么亮的月光,就把灯关了。”

“不满好的吗,这样。”直子说,“嗳,玲子姐,上次停电时用的蜡烛好像还有?”

“大概在厨房抽屉里吧。”

直子去厨房拉开抽屉,拿来一枝粗大的白蜡烛。我点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