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知道此时已不是去海滨避暑的季节,她又注意到准备装箱的一双高腰皮靴。这种靴子适合在深山老林里长途跋涉,到黑海浴场怎么能穿呢?丽扎和柯拉娃心照不宣地相互看了看,但是,她们还是向李明道别,祝愿他假期愉快。她们心里却已断定:他肯定是要秘密回国。在共产国际这个圈子内常有人神出鬼没,执行秘密任务,她们是圈外人,对这些情况只能心领神会,绝不能问及。

李明走后,丽扎才弄清他的真名,还是那些远东的朋友们偶然说出来的。有一次,女友们谈天,有人提起李立三,说好久没有看见他了。丽扎听到很奇怪:李立三,就是那个犯过“左”倾冒险错误的人。他怎么会到莫斯科来?朋友们哈哈大笑说:“你也认识他的呀!”“我怎么会认识李立三?”丽扎更加感到费解。“哎呀,我的乖乖!李明就是李立三。”此时她才恍然大悟:李立三原来不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而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当时虽然已经三十四五岁,看上去却像20多岁。李明的年轻精干,李立三的大有作为,在她的心里合并成一个人的时候,丽扎心动了。她时常想,他这种待人和蔼、谦虚可敬的人,竟会是机会主义分子,也需要反对吗?这些问题丽扎当时心里怎么也搞不通,经常翻来覆去地寻思。可惜的是,李明也罢,李立三也罢,他已经消失了,如石沉大海,她以为从此再也见不着他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李立三给她取了个中国名字:李莎(1)

一年过去了。丽扎边工作、边学习,一心想考进大学。1935年夏,她从工农夜校毕业,报考地质勘探专业。风餐露宿、四海为家,是她当时浪漫的梦想。正在埋头准备考试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丽扎拿起话筒,听到一声熟悉的中国湖南口音:“请找丽扎”。“你是李明吗?什么时候回来的?”她感到惊奇,因为按照惯例,一个外国共产党员回国,不可能这么快返回莫斯科来。李立三含糊其辞,没有说明他是从哪里来的。

多年以后丽扎才得知,那次他是去阿拉木图执行重要任务的,在靠近中国边疆的地方建立了秘密交通站,目的是恢复共产国际同中共中央的联络,包括电讯和信件往来。当时白区党组织遭到极大的破坏,上海的地下电台停止了工作。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时,随军电台在敌人轰炸中也被毁坏,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联系中断,恢复联络是当务之急。在李立三的领导下,曾指派阎红彦和“七人小组”两批人先后经新疆、甘肃赴陕北苏区,设法同红25、26军建立联系,还制定了与红26军联络后、进而寻找长征途中红军主力的计划,但因敌人阻隔、路途遥远等原因未能成功。李立三提出亲自去新疆深入了解情况、布置工作的建议,共产国际也没有批准。最后,还是由刘长胜和林育英(林彪堂兄)带着李立三亲自编写的密码,克服种种困难回国,与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

李立三于1935年6月回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到共产国际下属的国际工人出版社任中文部部长,同时担任中共在国外出版发行《救国时报》主编,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名义发布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即《八一宣言》),就首先在《救国时报》上编发。《救国时报》的前身是《救国报》,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先后在《救国时报》上发表。毛泽东1936年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陈云假托一名被俘国民党军官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杨定华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等;也发表在《救国时报》上;此外,还发表了蒋经国写给母亲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斥蒋介石假革命、真叛变的面目,申明要同他决裂。《救国时报》在苏联、在中国、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东北抗日联军第一陆军总司令杨靖宇曾写信称赞它是“团结全民,抗日救国”的好报,并动员干部、战士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