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 (第2/5页)
的。”裴洪泉谦虚笑道:“与祖辈相比,我还差得很远呢。”
“裴、裴、裴……”
与此同时,刑秋似乎也知道裴洪泉,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结巴了。那个神态,和粉丝看见崇拜偶像的反应差不多。
见此情形,裴洪泉多多少少有点儿小自得。毕竟受到别人尊崇,心里高兴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当然,他更加关心石黄的事情:“小友,你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如果觉得价钱不合适,我可以再斟酌加点。”
裴洪泉有资格说这话,他不担心材料贵了会导致成本上涨。因为他制作出来的东西,就算在成本上翻两番,也能够轻易卖出去。
毕竟大师也分级别的,比如说壶艺泰斗顾景舟老先生,他精心制作的壶在七八十年代只能卖两三百块,可是现在已经突破千万了。在2011年秋拍,他的提璧组壶以一千七百多万成交,创造了紫砂壶成交价的最新世界纪录。
当然,顾景舟是近代制壶大师,他的提璧组壶,一组有十一个,分摊下来的话,价格好像也不贵。单个紫砂壶最贵的还是古代名家的作品,比如说明代时大彬制作的圈扭壶拍卖,成交价高达一千三百多万。
另外还有清代陈鸣远制作的南瓜壶,拍卖也能值八百多万港元……
裴洪泉尽管也是大师,不过肯定不如与上述几人相提并论。不过他狮球王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那可是三四代人的积累。
第一代狮球王,那是清末民初制壶好手江祖臣。他十分善仿古器,特别是有一手浮雕装饰技艺,所创狮球、狮灯、狮座系列壶,深受时人喜爱,所以才有了狮球王这个称号。
第二任狮球王,却是裴洪泉的祖父,有陈鸣远第二美誉的裴石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742章 一个小小的请求
ps: 三更求票,大家多多支持吧。
裴石民,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民国时期着名的紫砂艺人,早年拜姐夫江祖臣为师学习紫砂壶艺,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第二代狮球王。
虽然说在常人眼中,裴石民的名气没有顾景舟大,但是他制作的紫砂壶在市场上的价格可不低,尤其是狮球系列,每个壶都超过百万以上。既然裴洪泉继承了狮球王的称号,那么他制作的紫砂壶或许不到百万,但是精品名壶开价五六十万也有许多人抢着要。
如果他用石黄为胎,精心制作两三个大红袍级别的紫砂壶出来。由于石黄的稀缺珍贵性,再加上他本身的手艺与狮球王的金字招牌,那么每个壶超过百万应该不成问题。所以说石黄价格再贵一些,也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人家底气足,根本不在乎这个钱。
再说了,对于一些大师来说,钱财之类的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他们最大的愿望,估计是收集到最好的材料,精心制作出可以传世的名壶来。
当然,其中也不泛几分功利的因素。毕竟在九六年时候,有壶艺泰斗之称的顾景舟大师与世长辞,紫砂壶界就失去了一面旗帜,更缺少了一位扛鼎的人物。
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与古代的大师相比,现代大师的数量至少增加了好几倍。说句不好听的,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就有些不值钱了,大师也不例外。那么只有点野心,或者说是上进心的人,谁不想问鼎天下,成为新的泰斗呢?
裴洪泉要承认自己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抱负,不过这个泰斗却不是自封的。而是要做出切切实实的成绩来,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所以看见石黄这样的优质材料,裴洪泉肯定不会错过。
与此同时,没等王观开口答应或拒绝,一边的刑秋却迫不及待说道:“东西不卖,直接送给你了……”
“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