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5页)
。我们都直接跟新加坡、香港沟通,我要向中国区总裁许智伟汇报,也要向新加坡制作总监汇报。”
“MTV亚洲总部在新加坡,那香港呢?”
“香港是中国总部。许智伟管大陆也管香港。MTV的机制是这样的,广告部的一条线从新加坡下来,制作部的一条线从新加坡下来,都是单线联系。所以部门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
“财务呢?”
“当时在中国没有财务,都在新加坡。我们的费用都到新加坡报销。我当时想真是国际化的管理,单线联系,每天都传真和E…Mail来往,我就没见过那么浪费的。那时候打国际电话就像打市内电话一样。
“新加坡的人也能说中文,只是我当时的制作总监是外国人,但是他的助手都是说华语的。新加坡人特别有优越感,我在这个环境里有点陌生。
“4月份李亦非出任MTV中国区副总经理,许智伟当时还是总经理。这段时间,我做《天籁村》以及《光荣榜》的样带,做‘新飘柔新年新梦想’。完全公司化的机制,每天、每周不断地开会。”
“跟谁开?”
“各部门经理以上的电话会议。记得当时我特别忙,节目推广部有一个年轻人凯文,在办公室。我在开会的时候,因为有个传真着急要发,我就说凯文你帮我发一下吧。他的老板是新加坡人,在电话里知道了,便训斥我,说‘你怎么可以让我部门的人做事情?’所以,我当时认为,这儿的人相互都是有距离的,不能相互帮忙的,一定要分得很清楚。我当时觉得人与人的关系特别冷漠。从那时候起我就特别收敛自己,压抑自己,我的事情绝对不让别人帮忙,全力以赴自己做。但是我会帮助其他部门。”
“当时你在什么部?”
“制作部。”
“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化管理吗?”
“我觉得很多东西,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就变味了。”
“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我觉得外国公司这种管理很容易产生推诿、扯皮、推卸责任,每个部门的人都愿意把责任推到别的部门身上去,他可以把自己摘得很干净。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觉得结果是最重要的,不是推卸责任就能达到的。包括对李霞,我不断地培养,李霞不断地成长,但是不断地有人说要换掉李霞。”
“反对的声音来自哪个地方?”
“每个部门都有。很多人都是以个人情绪好恶来处理工作、来面对工作,工作太感性了。
“当时有很多观众来信,从中可以了解节目的影响力。很多人开始越来越喜欢李霞,说李霞主持得特别好。还有人说李霞有了飞跃的进步。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情况,我就把一部分信贴在公用的一个留言板上,让大家看看观众的反馈。有人就说,‘山奇,这些信是不是你晚上一个人赶出来的?’虽然她可能在开玩笑,但是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被信任。我在认真做事情,我希望做好,但得不到认同。还有人说,‘你说李霞好,他说李霞不好,李霞到底好不好?’我暗想,你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呢?完全不是从专业角度去考虑。还有人说,剪片子不是很容易嘛?剪刀剪剪就行了,怎么那么费事?”
“太家族化了?”
“领导喜欢的人就好,不喜欢的人就不好。六年来无数优秀的员工先后离开了MTV,只有我在那儿坚持、硬挺,我用我个人的行为维护MTV在外面的声誉。”
“你为什么能坚持六年?”
“首先,我对名利不看重,我没有任何期望值,所以我不会不平衡。第二,我喜欢这个平台、这个行业,我想去做好它。第三,考验我的坚韧性,我想忍耐,看一看是不是可以改变,有没有奇迹出现?所以在这六年中间,我一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