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3/4页)
,马婆婆庵的土就是黄土,和城墙砖豁口里面的黄泥土属于用一种土质;再加上身高,根据刘大羽提供的情况,死者的身高完全可以体改到一米七二;王洪宝在离开十三营之前,就住在马婆婆庵。遗憾的是王洪宝活的好好的。”郭老摇头叹息道。
尽管如此,郭老和欧阳平还是从范登标的叙述中读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第一现场应该在十三营,这也符合同志们最初的判断与分析;凶手有可能就地沉尸,割掉死者的头颅,就是为了就地沉尸;第二,第一现场不在马婆婆庵,就在酱菜厂,或者在马婆婆庵和酱菜厂附近;第三,凶手之所以将死者的尸体沉在靠近北岸的地方,目的是诱导警方产生一种错觉,既达到了就地沉尸的目的,又将警方的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了秣陵路。
498。 第七十一章 范登标非常肯定 大船上木头支架
欧阳平思维的触角开始向深处延伸:“范师傅,你是不是想说,你们父子俩在马齐亮家菜地前面看到的那条船可能是停在酱菜厂码头上的那条船?”
“不是可能是,而是一定是。”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在秦淮河上,一共有十一条船,这——你们可以去问问柳叶渡的柳老四,他也会跟你们这么说。”
“不错,确实是十一条船——连同柳老四的渡船,一共是十二条船。”徐所长道。
“其它十条船都比较小,在这条河上,最大的船是柳老四的渡船,其次是酱菜厂那条船,酱菜厂是我那条船是用来运送货物的。在秦淮河上,除了柳老四的渡船,最大的船就是酱菜厂那条船,当然,在秦淮河上,每天来来往往的船只有很多,但很多船只有在白天才会出现在河面上,只有十一条船会在更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出现在河面上,酱菜厂那条船在白天是不开的。我不会看错,那条船肯定是酱菜厂的船。如果是下丝网的渔船的话,对方肯定会和我打招呼,用不着跑的那么快。我们夜里面在河里面下丝网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下丝网的船,只要碰到,没有不打招呼的。那条木船的前后各有一个木架子,在装货的时候,木架子是用来固定…无…错…小…说…m。…quledu…绳子的。只有酱菜厂那条船才有这种木架子。”
“范登标说的没错,整条河上,只有酱菜厂那条木船上有木架子。”徐所长进一步证实了范登标的说法。
“你们可以到酱菜厂去打听打听,看看他们夜里面有没有运过货——特别七月二十八的夜里。总之,我还是觉得不对劲,即使夜里面运货,那条船也不应该出现在河对岸啊!”范登标道。
第二天——即十一月二十号早晨八点一刻,欧阳平一行在马所长的引导下去了酱菜厂。马所长直接去了厂长办公室。
一个将近六十岁的男人正在泡茶。他就是厂长甄长海。
“马所长,您怎么来了?”
“甄厂长,我们来找你了解一点情况,这几位是市公安局的同志,这位是欧阳队长。”
甄厂长笑容可掬,将大家让到两条长靠背椅上坐下。
甄厂长忙着给大家泡茶,被马所长拽住了:“甄厂长,用不着客气,你坐下,我们好说话。”
甄厂长放下茶叶罐,坐在椅子上,同时从抽屉里面拿出一包红塔山牌香烟,打了一梭子。
马所长掏出打火机,将大家的香烟一一点着。
烟点着了,谈话才正式开始。
“甄厂长,你们厂停在码头上的船夜里面运不运货呢?”马所长问。
“我们船只在白天运货,夜里面从来不运货。这半年来,我们厂很少用船运货了,随着产量的提高,只靠船已经赶不上趟了,我们买了一辆汽车。我们之所以很少用船运货还有一个原因,每年夏天,河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