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2/5页)

,堆视天下。公子能留心国事。这说明公子不凡。皇上能不高兴吗?”

扶苏歪着脖子想了一下,笑道:“周先生,我是白担心了。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有出息。父皇对扶苏地期望比别人更高,因为扶苏知道父皇是了不起的皇帝,是父皇一手打造出了大秦现在的辉煌。大秦现在地强威比起三代强得太多了。”

这话和他的年纪不相符,虎父无犬子这话很有道理,秦始皇的儿子即使没有他那样地堆材。也不会是无能之辈,周冲很是欣喜地道:“公子这话很有道理。公子。依周冲之见。你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去问皇上,不必闷在心里。”

扶苏开心地道:“周先生,那扶苏现在就去问父皇,可以吗?”

周冲点头道:“当然可以。不过,这个问题周冲也有一点看法。要是公子愿意听,周冲说给公子知晓。”

眨巴着乌黑的眼珠。扶苏道:“周先生,你请说,扶苏听着呢。”

周冲很是喜欢扶苏的小模样,笑道:“公子。你是说李斯在上朝时袖管里有两道奏章,一道是劝分封地。一道是谏分封的,这两道奏章截然不同,而他窥知了皇上的用意,才拿出谏分封这道,你认为他人品有问题,太过势利,这样地人当丞相很不合适。公子以为做丞相的人一定是要德高望重。才情非凡,是不是?”

扶苏点头道:“是啊,周先生说的就是扶苏想的。李斯的人品太不好了,只知一味逢迎,父皇却让他当丞相。实在是也大“,””发觉再说下去要漏嘴了。忙住嘴。

“公子是说皇上的做法也太让人难以理解了,是不是?”周冲帮他说出来。道:“这事依周冲看公子的想法是对地,但皇上的做法也很对。”

这话就太绕了,扶苏很迷糊地道:“周先生,你这话什么意思?怎么都对。”

周冲解释道:“公子想的是凡在庙堂之上的人一定要有才学。要有品德,这说明公子品性正真无私。这是好事,当然是对的。”

依我的看法,若扶苏和秦始皇比人品,是扶苏更胜一筹,若论才情扶苏就远不如气度任宏的始皇大帝了。扶苏的人品才学威望在当时是没得说的,非常的棒,但他有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是太过方正了,换句话说他太君子了。

君子固然受人欢迎爱戴。但作为帝王、作为政治家来说还是小人一点的好,不能太过君子口正是因为扶苏受君子所累,明明知道赵高他们传来的诌书有问题。这点蒙恬已有断定了的事,他仍然自杀,实是让叹息。

说到底,扶苏最缺乏的不是才学不是人品,而是权变之道,要能象秦始皇那样圆润地变通,就不能太过君子,周冲深知扶苏的短处,决定借这件事好好开导扶苏。救会他权变之术,因为权变是君王最不可缺少的本领,扶苏必须掌会,用好。

“请问周先生,父皇为什么又是对的呢?”扶苏眨巴着小眼珠。很是迷恫地道。

他现在正处在启蒙阶段口要是不把这事给他解说清楚,他一定会误入歧途,周冲笑道:“周冲在回答公子这个问题之长,先问公子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李斯的袖管里有两道奏章?是别人说给你知道的,还是你看出来的?”李斯袖管里有两道奏章一事,满朝皆知,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扶苏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道:“周先生,是扶苏自个猜的。李斯这人本就功利心极重,闹分封时他和赢宁他们走得很近,他一心望封,按理他应该写就劝分封才对,最让人奇怪的是他居然还准备了谏分封。我想一定有人给他透风。”眨巴着小眼晴,道:“这人是周先生吧?”

提醒李斯这事,只有周冲。淳于珏。曾淑瑶和李斯四人知道,他们当然不会说出去,另外秦始皇韩非尉缭他们也想得到,他们也不会说,那么扶苏一口道破,这必然是他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