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5页)

到12月底,大谷会社的六条生产线和其他配套设施都会抵达淮海市的青浦港区,在此之前,杨少宗实际上已经将大部分的职工都招齐备了,正在进行紧张的生产培训。

在二厂区这边的大部分管理干部都是直接外聘,试用期三个月,这个过程中,郑树桐就负责考察他们的实际水平,从长江市罐头厂也用高薪挖了两个人担任车间主任。

外聘薪水是很高的,薪水不高,别人也犯不着跑到一个乡下的小乡镇企业做事。

很多时候光是高薪还不顶用,甚至得靠郑树桐、曾广福这些在行业中有人面的人登门去请,别人即便答应过来也是找个法子在厂里停薪留职,有些人在医院有亲戚朋友的则开个长期病假,先过来捞一笔热钱,犯不着真将原来的铁饭碗丢掉。

不管如何,反正是先有了够用的人管着企业。

饭总是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等旗山肉联厂真的办好了,明年,杨少宗就打算大规模招聘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同时继续加强现有职工的培训和统一深造工作,内部培养自己的管理人员。

旗山煤矿厂的产能在12月第一次真正破万吨,达到了1。43万吨,卖煤的收入是74万元。

在杨少宗的控制下,这笔钱继续打入旗山养猪场,用于大批量的向周边几个省购买优良猪苗,又从中抽了五万元在红旗村筹办新的伺料厂。

五万元想办一个伺料厂是比较难的,即便办起来也没有规模可言,根本撑不住一万多头存栏量养猪场的消耗,可这就是杨少宗的风格,他更习惯一步步mō着走。

伺料厂的厂长是从淮海伺料厂返聘的一位姓马的副厂长,去年刚退休,马老是五十年代的化工专业中专生,原先在长江国营伺料厂工作,后来调到淮海伺料厂参加厂里的筹建工作,也是创业元老级的人物。

他的技术专长是搞配料的行家,到了这个小伺料厂是生产和技术管理一把抓,待遇是一个月六百块,周末有专车送他回市里休假一天。

杨少宗的想法就是先从五万元起步,安全起见,只有少部分的猪崽使用旗山伺料厂的猪饲料,确定效果之后再投入资金继续逐步扩大,最后再使用旗山养猪场的资金来扩大旗山饲料厂。

一个帮一个,一个扶一个,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大提升。

虽然旗河乡那边的人很看不上旗山公社,可他们酒厂的酒糟终究是要卖的,卖给谁不是卖,这些酒糟运到旗山伺料厂就是上好伺料原料。@。

第七十二章 王厅让我给你带个话

经济办目前有五个工作部分“一、规划和协调公社经济发展工作:二、公社农林渔牧工商生产协调工作;三、日常的公社和上级主管单位的文件接收、监督执行工作;四、公社和各厂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

五、个体社员档案建档、保管等工作;六、公社领导和上级主管单位指派的其他工作。

这里面被杨少宗用的最狠的是“协调公社经济发展工作”他就是用这个理由将大量的资金都压在各个厂,再通过各个厂的内部调度实现每个厂的快速发展。

六个工作中,一、二都是杨少宗主抓,孙长青主抓三、四,五是赵琪单独负责,六是临时看情况。赵瑛调到经济办后,她还和赵琪又负责核算各个厂的财务,继续控制着资金流,偶尔根据财务科和朱宝宜的一些需要,才会将该上缴给公社的红利划过去,如果朱宝宜不摧,则尽量继续用在生产建设上。

很多人对杨少宗的这个策略不满意,有意见,可又不能说出来。

怎么说呢?

杨少宗现在的成绩这么好,公社近期势头好不都是他的功劳吗,他主抓的哪个项目不是快速发展?也可以这么说,正因为牢牢抓住了公社的财权,杨少宗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