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3/4页)

了。你说做生意的当老板的,赚的钱虽然黑,但也都是花心血赚到的,他们享受生活也无可厚非。最可恨的是这群当官的,成天除了喝茶就是看报纸,还待遇那么高。”

蔡进道:“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你就算是zhongyāng一把手,你也还是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孙子书摇头道:“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的,集权制的国家永远都无法摆脱特权这两个字。唉,不说这个了,我去买个西瓜。”

走几步就到了载满西瓜的拖拉机旁。

“给我来个瓜。”孙子书递根烟跟卖瓜老头。

“给你挑个好的。”老头一点没有农村人见到城里人的惶恐,把擦汗的毛巾麻利的甩到肩膀上,黑炭般的脸上一双浑浊的眼睛不断在瓜群里寻找着。六秒钟后,老头拿起一个约有仈jiu斤重的西瓜放到电子秤上,一看,道:“八斤半,算你八斤,八块钱。”

“老人家,你这一车瓜得买多久?”孙子书付了钱,让老头把瓜切成几瓣。

“看情况,热天多的话半个月,要是下雨多的话一个月可能都卖不掉,卖不掉的就都烂了。”卖瓜老头熟练且仔细的切着西瓜,好像在他手下的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西瓜,而是一件值得认真对待的艺术品似的。

“真不容易。”孙子书叹道。

“好了,你刚说什么?”卖瓜老头把切开的西瓜都放进袋子里,递给孙子书。

“我说你们真辛苦。”孙子书提高声音,转过身离开。却听见身后的老头道:“干哪一行都辛苦,坐办公室的那些人一头头发不也都愁掉了吗…”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盛唐教坊

这世上,能看到真理的,往往是富贵之人和穷人。前者懂得想赚钱,只有靠脑子。后者懂得,没什么脑子的人想要过活,只有靠双手。底层的人不懂得抱怨,一是不知该如何抱怨出听起来很有进步意义实则只是鬼扯的话来,二是他们也没jing力去抱怨,每天从ri出忙到ri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天天下来,哪还有jing力去愤怒的咆哮。

唯有不上不下的中低层人群,是貌似有文化,貌似有批判jing神,实则只是利己主义者。凡是看到比自己挣钱多的,凡是看到比自己轻松的,他们都要发一番肺腑之言。成天在混工作中度过,除了向人抱怨制度有多少缺陷,就是在网络上发表无数感慨、心情。整天说自己忙的连屁都没时间放,可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有五个小时都是在网络上跟陌生人闲聊打屁中度过。

这种人,一辈子都踏不进富贵的高堂。

告诉了我们,时常保持一颗愤怒哀怨之心的人,是强不到哪儿去的。

孙子书拎回满满一袋的西瓜,跟蔡进两人坐在树荫底下痛快的吃着。

“卖西瓜的真他妈伤心。”孙子书狠狠的吃着西瓜,仿佛是在咬这世上的不公:“十三岁那年暑假,有一天我上新华书店玩,路上碰上个卖西瓜的,当时我走路走的满身是汗,正在抱怨狗娘养的老天这么热,然后看到卖西瓜的正在烈ri下用毛巾蒙着头睡觉,那一刻我忽然想到‘天要是不热,瓜农们这些西瓜岂不是卖不掉了?’……”

“后来你就释然,再不去抱怨天热了?”蔡进慢条斯理的吃西瓜姿态让一直以狼吞虎咽吃东西为美的孙子书所不齿。

孙子书哈哈一笑,扔掉西瓜皮,又拿起一片西瓜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后来我就明白了,天热不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能有个好机制,可以让瓜农不需再用这种辛苦的方法来买西瓜,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现在渐渐普及的瓜贩下农村统一收购…”三两下又解决掉一片西瓜,孙子书又接着道:“可是后来却又发现,他妈的这种方式确实不用瓜农这么辛苦的卖了,可他妈的钱又被瓜贩子赚去了大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