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 (第2/5页)

帝的儿子和兄弟才有资格接受这样的封号,而且数量也不多。纵观整个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就分封了十二个和硕亲王而已。”

“嗯,明白了,谢谢王馆长指点。”王观受教道,脸上若有所思起来。

“不用客气。”

王馆长摆了摆手,也有些好奇道:“不过无缘无故的,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呵呵,没什么,就是偶然看见这两字,发现自己却不认识,就顺势打听了。”王观笑眯眯道,显然没有说实话。(未完待续。)

第669章 肯定不简单

ps: 第二更了,继续求月票支持。

所谓人老成精,王馆长的眼睛何其毒辣,自然看出王观的言不由衷,心里更加好奇了,忍不住追问道:“王观你不能过河拆桥呀,是不是又发现什么好东西了,赶紧说实话。”

“王馆长,你多心了。”王观笑道:“好东西又不是大白菜,怎么可能说发现就发现了。”

“这个我可以作证。”

与此同时,旁边的皮求是笑道:“这两天他真没遇到什么好东西,就算出手了,也无非是花了三万块买了一个旧箱子而已。”

“什么旧箱子。”王馆长饶有兴趣问道:“现在旧式家具越来越少了,也是收藏的热门,升温很快的。”

这里所说的旧式家具,可不是指明清民国的古董家具,需要区分开来。

因为明清民国的家具早就是热门收藏了,看看冯先生就知道了,两依藏博物馆之中就是致力于明清家具的收藏。

其实所谓的旧式家具,那是指建国以后,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家具。要知道那个时期的东西可不像现在这样,到处是复合材料制造的次品,能够用几年就不错了。

想当年,人心质朴,工人师傅手工敲打出来的东西,出了名的质量第一。只要保管得当,就算使用几十年都没有损坏的痕迹。

这也是为什么九十年代末那段时间,各地都兴起了一阵以旧换新热潮的原因。早就有精明的商家瞄准了这块市场,把那些老旧家具收上来,再重新刨刮翻新刷漆卖出去,价格直接翻十几倍,都有人认这人账。

直到现在还有人乐此不疲的做这门生意,可见当时的旧家具质量怎么样了。

当然,现在的旧家具收藏。大多数是由于怀旧的情结。毕竟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现在大部分是家里的顶梁柱,其中更不乏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在享受锦衣玉食之余,总会时不时的怀念当年艰苦朴素的日子。

忆苦思甜嘛,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由于各人爱好不同,有人专注于当时的邮票钱币,有人专注于当时的连环画,自然有人专注于当时的家具……

所以近些年来,旧家具市场越来越红火。自然就成为了热门。

此时,王馆长总结道:“只要箱子不错,三万块也不算贵。”

“确实不贵。”王观笑道,想了想之后,忽然告罪一声,走到别墅外面停车的地方,在车上把小木箱拿到厅中。

在进来的时候,王观也顺手把小木箱表面的灰尘擦干净了,所以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又略显得陈旧古朴的箱子而已,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嗯,东西不错,是民国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旅行箱。”

说话的是冯先生。他对古董家具很有研究,看了一眼就判断出东西的来历。当然,所谓的东西不错,大家也心知肚明。那只是客套话罢了。

严格来说,这个小木箱的材料一般,形制也一般。表面只涂了一层红漆。到现在漆面已经脱落了,说明工艺也是一般。总而言之,东西就是普通的老物件,可以作为收藏品,但是价值肯定不大。

“三万块不算亏,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