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5页)
书房,从层层叠叠的纸张下扒出他的电脑,开了机,用U盘拷来徐炎辉的译稿,存到可用空间最大的E盘。
江玥进入E盘,看见整个磁盘除了刚刚拷进去的“斯宾诺莎第三章”,就是只有一个文件夹,用着一个特别的名字——“岁月的童话。”
江玥奇怪,这不是宫崎骏的那部电影吗?难道江珺还爱看动画片?
从小到大,江玥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上不知枉费了多少精力,比如追美剧Lost,眼见越拍越鸡肋,剧情越编越神怪,可越是神怪离奇,她就越想知道葫芦里还能卖什么药。江玥也不止一次地唾弃过万恶的好奇心,可生活的乐趣已是这样少,哪能再去棒杀。
所以,江玥自然是打开了这个“岁月的童话”。
“童话”里又有许多个子文件夹,一个一个编着号,江玥随意地选了一个14。
然后她看到的是她自己。
第一张照片是她带着草帽坐在溪边,第二张已是卷起裤管,脚伸入水中,第三张是她举起一枚被流水磨得光滑圆润的鹅卵石,第四章是她露着牙齿笑得眼睛都弯了,第五章只有水中两只重叠的脚,她踩在他的脚背上。江玥看一眼就想起来了,这是她十四岁那年暑假,江珺带她去天目山消夏,在山上住了好几天。她记得他给她抓了许多萤火虫,还有很少见的一只蓝蜻蜓。
在14里,还有许多的她,有一张光线拍得很暗,那是机场的候机室,她枕在他腿上睡着了。这张照片是她从未见过的。
江玥难以置信,转去打开第一个文件夹“7”。
还是她,很小的人,坐在钢琴前,身体微微前倾,背挺得笔直,手指自然地垂落在琴键上,这是她在家里练习老师教的姿势。还有一张,她歪在一个大雪人边上。江玥记得那天是星期六,她第一次见到下雪,他帮她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很大的雪人,她跑进屋拿了他的一根雪茄充做雪人的鼻子,记得当时江珺还笑着说,插上去挺像鼻子的。那时她根本不知道这种雪茄有多难得。
江玥逐个文件夹打开看,原来每个数字都对应着那一年的她。小学、初中、高中的毕业照,学生证,借书证。甚至还有她用钢笔蘸了彩色墨水画的新年贺卡。画得极其糟糕,一个铃铛画得像梨子。很多年后她的绘画技能依旧没有进步,因为最后一张圣诞卡片里的麋鹿看起来更像是毛驴,那是她十五岁时画的。
她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把它们都扫描了出来,并且一一归档。
江玥还找到一个音频文件,点击了播放,她认出来那正是自己弹的。因为没有人会把愁肠百结的《冬之旅》弹得那么欢快。但她根本不知道有这段录音的存在。它在“17”里面,就是说那是在她十七岁时录下的。江玥隐约记得某个冬夜他们蜗居在家,他一边转动着杯子喝葡萄酒一边看着她的手指在键上叮咚起舞,那次她选的就是舒伯特的《冬之旅》。
“18”之后几乎没什么内容。
直到“22”又出现了许多她的背影。她手里提着鱼篓和折叠木椅往院子外面走,风卷起没有编进辫子的碎发。那是她二十二岁出国前的寒假。她回了祁宁,住的别墅附近有个青山湖,她常常在午后陪俞新蕊的父亲去钓鱼。江玥看出来,这样的背影只有他站在二楼的窗台那里才能拍到。他拍了许多张,如果连在一起看,都能看出她脚步行走的节奏。
江玥惊讶地捂住嘴,这些都是她从来不知道的事情。
她不知道江珺在她背后,在她睡着了之后,在没让她发觉的情形下,曾注视过她,聆听过她,并将这些注视和聆听都留了下来。
江玥也为此感到惊悸悚然,但在惊悸之余又有点心酸,也许还有点忿恨。他为什么只肯在背后凝视她?他为什么不转过来面对她?那样她也就不用凭空猜测他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