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1/5页)

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比较清楚。贫农一个,做过和尚、乞丐,反正都是当时最卑贱的行业,最后却夺得了天下,也说明了他肯定下了一番苦功,自学成才。过程非常的励志。但是先天的缺陷,也让朱元璋对于文学艺术之类的东西非常不以为然。

纵观朱元璋在位期间,对于文官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了,表面尊重而已,实际上一有什么不满意的,根本没有二话,就一个字,杀!

这样的枭雄,不能说是纯粹的武夫当国,实际上也差不多了。平时可能出于政治需要,让一帮御用文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但是本身应该很不屑一顾才对。

可是俞飞白却偏偏说,眼前的作品是朱元璋的画,多少让王观觉得匪夷所思。

“毕竟是摹本,也不能说是朱元璋的画。”

与此同时,俞飞白有些感叹,也有几分不确定道:“不过,传说之中,朱元璋确实亲手画了一幅天下江山图。”

“怎么回事?”王观十分错愕:“从来没有听说过。”

“我也是偶然才知道的。”

俞飞白解释道:“传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拥有天下,自然觉得豪情满怀。为了每日将他的万里江山尽收眼底,便招来宫廷画师,要他在奉天殿的墙壁上绘制巨幅天下江山图,以显示自己的盖世伟业。”

“然而,所谓伴君如伴虎,那个画师也知道朱元璋的脾性,听到他的要求,当场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当初朱元璋让宫廷画师给自己画一幅肖像画,不知道砍了多少人,最后才勉强觉得满意了。”

“现在这幅天下江山图的难度更大,谁知道朱元璋心目中的大明江山什么样子?宫廷画师怎么敢随意画,稍一不慎,说不定就会满门抄斩。”

俞飞白娓娓而谈道:“不过,那个画师也有几分急智,一听说朱元璋的要求,马上就跪下来表示自己孤陋寡闻,没有机会遍览大明江山,对于万里山河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整个天下是皇帝跃马横枪打下来的,所以希望皇帝能够先勾勒一个草图,让他加以润色。”

“朱元璋听了,觉得说得有理;便亲自提起笔来,在墙壁画出一幅天下江山图的草图,然后就命宫廷画师修饰。”

说到这里,俞飞白笑了起来:“就在这时,那个宫廷画师立即磕头奏对,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一语双关,立即让朱元璋喜形于色,让宫廷画师逃过了一劫。”

宫廷画师这一招,非常的高明,既推卸了责任,而且又不得罪皇帝。毕竟朱元璋的心愿肯定是自家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永不更改。因此,尽管知道那人耍滑头,朱元璋龙心大悦,也不加罪。

“当然,所谓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且不提以朱元璋反复无常的性子,会不会觉得那个宫廷画师在戏耍自己,最后随便找个借口把他砍了。反正,至此之后,奉天殿里便留下了朱元璋的真迹,天下江山图。”

这个时候,俞飞白有些踌躇道:“不过,这个典故没在正史上记载,所以我一直以为是民间的传说,野史乱弹而已。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看到天下江山图的摹本。”

“朱元璋是在金陵称帝,建立明王朝的,直到他儿子朱棣夺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才迁都到北京。”王观沉吟道:“这个时候,金陵的明皇宫奉天殿应该毁了吧。”

“早就毁了。”俞飞白点头道:“朱棣率大军攻陷金陵的时候,皇宫就起了大火,奉天殿付之一旦,相传是建文帝自/焚放的火……等等,建文帝……”

一瞬间,俞飞白连忙推算时间,如果朱元璋真的在奉天殿大壁上绘了这幅画,那么最有可能描摹的自然是建文帝了。提到建文帝,又不得不联想到他扑朔迷离的行踪之谜……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代第二任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