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3/5页)

释手的触摸石头,恨不能据为己有。

不久之后,吴老突然抬头问道:“对了,刚才谁说要刻章来着?”

吴老这一问,基本上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显然正如同钱老所料,看到这枚极品大红袍,吴老见猎心喜之下,再也按捺不住寂寞,打算重出江湖,亲自操刀篆刻了。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吴老,您变脸太快了吧。”

适时,俞飞白打趣道:“比翻书还要快。”

“小小子懂什么。”

到了吴老这样的年纪,已经是随心所欲了,根本不在乎俞飞白的挤兑,反而嘿嘿笑道:“这样好的材料,我不能让别人给糟蹋掉了,还是我自己亲自出马比较稳妥。”

“老师,您这样说,未免太打击人了吧。”于得水苦笑起来。

“你火候没到,老老实实的再磨砺十年吧。”

吴老直接把两人撇开,一脸慈祥的笑容看向王观:“你打算用这块石料切分三方印章?这个主意不错,这么大的料,如果只篆刻一方印,确实太浪费了。对了,三方印章的规格,你有什么特别要求?”

“您老看着办就行了。”王观笑道,与其自己来,不如让吴老分配,想来更加合理化,免得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这样呀。”吴老想了想,轻轻点头道:“也行。不过我需要确定印文的内容,才好确定三方印章的规格大小。”

“印文内容比较简单。”王观笑道:“就是一方姓名印,一方鉴藏印,以及一方闲章就行。”

说话之间,王观也拿了一张卡片递了过去。

姓名印不提,所谓的鉴藏印,其实就是鉴赏古籍字画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看过或是收藏过这件东西,就在上面钤盖鉴藏印章。至于鉴藏印章的内容,一般是以斋馆名、姓氏附以藏书、藏画、珍藏、玩赏、过目之类的字眼。

王观自然也不例外,直接以店铺的招牌为印文内容。

“拾遗阁!”

吴老看了一眼,也不是很在意。毕竟篆刻几十年,各种斋馆堂号他也看过不少,更加稀奇古怪的名称都有。相比之下,拾遗阁算是最正常,比较中规中矩的那一类了。

不过,对于王观闲章的内容,吴老倒是多了几分兴趣。

“万物静观皆自得。”吴老轻声吟诵起来,然后笑问道:“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不要以为句中有一个观字,就随意拿来作印文。”

“多少明白一点。”王观微笑道:“这是北宋理学大师程颢诗作偶成中的一句诗句,表面意思是世上万般事物,只要静下心来观察都能自得其乐……”(未完待续。)

第557章 立业

ps: 今天的第二更,请有月票的书友多多支持本书,谢谢了。

话说闲章,实际上闲章一点儿也不闲。相反,印章学发展到了现在,闲章已经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闲章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广泛,而且意趣盎然。

至于内容的形式,更是无拘无束,或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于闲章,以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隐言折射,更能自娱自乐,让人玩味无穷。

比如说王观制定的闲章内容,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按照他自己的理解,这个诗句不仅是措辞高雅而已,而且意味深长,也带有警示的作用。

“警示作用?”

吴老有点儿惊讶,饶有兴趣道:“这个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警示呢?”

“程颢的这首偶成,一共有八句,我引用的是颈联首句,万物静观皆自得,与之衔接的下句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王观慢慢的解释起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在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