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3/4页)

的人,更是赝品的严子陵。人言假亦真来真亦假,这这世间的事物,最好还在是是非非朦胧莫辨间。山间云蒸雾绕,那是披纱的美人面,让人如啜饴饮蜜,神清气爽;了无遮拦,枯枝败叶,一览无余,那是一杯白开水,索然寡味。新荷意识到了这一境界,便格格地笑起来,双手撮成喇叭状,向上大声呼道:

“严先生,您这般虔诚地垂钓,一定钓到了很多鱼!”

“姑娘呀,我不是严子陵,我是姜太公。醉翁之意不在酒,可钓翁之意就是在钓大鱼!呵呵,我这不钓到了这两条比目鱼么?”他笑着扯掉了嘴上的胡须,摘下了斗笠,走下了钓鱼台,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他就是活脱脱的尚长子。他开怀大笑,我们也笑疯了。看到了他,新荷的谜团顿时冰释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尚长子导演的。我也惊叹尚文的苦心孤诣的创造,我曾经只要他安排一下行程,没想到他竟然布置了这么个美不胜收的迷宫。我惊喜不已,感激万分地说:

“尚文,就是山**,也只是一株杨柳隔株桃,红绿相映才五里,就让人目不暇接;而你导游的这条路线,桃柳十余里相续,沙滩高台掩映其间,真使我们眼花缭乱。不知你还有什么样的奇招,要让我们神魂颠倒。你就快拿出来吧!”

“没有了,没有了!已经山穷水尽,还有什么怪招?现在就恭请公主上钓台垂钓吧!我在这里恭候了老半天,现在也该喝口水了。”尚文欠身一指,我们弃舟绕石,爬上高台,尚文转身向台后走去。高台突出的巨石上有个纵横一米多宽的平面,新荷也仿照尚文那样,踞坐在群花簇拥的石台上专注垂钓,真让人想起端坐在莲台上的观世音。我站在她的身后,遥望水天一色,不见终极。蔚蓝的天宇上,飘着几朵如浮冰的淡淡白云;荡漾的水波里,时隐时现的是点点水鸟;天水之间点缀着一只展翅翱翔的苍鹰。向南望,是无边无际的苍翠欲滴的芦苇,万千白鹭上下翻飞。这是一幅多么雄伟壮阔的生机勃勃的画图啊!这里严子陵、陶渊明都未曾涉足,但又不能不让人深深感到,这里处处闪耀着严子陵、陶渊明的智慧的光辉。

第六章(。dushuhun。)  夜茶品梦 6“严陵滩”上,落红如雨柳毵毵;泛舟十里,斜风细雨钓春江4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1:21 本章(。dushuhun。)字数:2195

“天子不遣饿兵。竹海,跋涉了一天,你总不能再让公主枵腹出征。人类进化到今天,已不习惯茹毛饮血,你们钓到的那些鱼,不用火攻,是不能填塞肚肠的。还是下来,享用我给你们制作的残羹剩汤吧!”

尚文的呼唤打断了我的绵绵思绪,随即我们走下来,转到台后,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又呈现在眼前。不知他哪来的那么大的力气,竟挪来了那么大的平整的青石当桌子,四旁又搁置方石作凳子。尚文在摆杯盏,石桌正中央摆放着颗大寿桃,寿桃四旁各放着一片荷叶,叶上各置两条插入一根剥去皮的树枝的烤熟了的鱼,一条是武昌,一条是鲇鱼;荷叶后过摆着的杯子也很特别,形似喇叭,不类玻璃不类瓷,也许是木雕的。尚文正将一个葫芦里的一种乳白的液体,注入喇叭里,我想,那大概又是一种不知名目的特制的酒。桌旁不远的地方,有个戴尖纱帽的小孩,在拨弄着火,烤着鱼,从他的背影瞧,就是我们前面见过的那个小牧童。只是他手里拿着的已不是短笛,而是一截木棍。新荷怀着感激的心情对他说:

“小弟弟,这一路来,辛苦你了!”

他听我这么说,站起来,转过脸,尴尬地笑着说:

“池老师,今天是您的大寿,我祝您富如东海,寿比南山!”说着,就向新荷鞠躬。新荷马上上前去制止,一看,不禁使我们大吃一惊,他个子虽小,可额上的皱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