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4/4页)

“大哥说的有理,既然如此,但你有多个心眼,看看他葫芦里埋的是什么药?”

果然,再一次相约的时候,就是到黄掌柜的四而饭庄了,进了包间,黄掌柜大谈特谈朱棣的暴虐,瓜蔓抄,灭十族,听的刘鹰也是有些动情,毕竟他们都曾经是局中人。临到走时,刘鹰还是提醒了黄掌柜一句“莫谈国是”……

楚王已经把西洋贸易的方案交给了永乐,整整二十条船的货。永乐看了以后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基本没怎么表态。楚王不大清楚永乐帝的意思,王动那也在猜。郑和的船队已经回航到福建了,经过台湾海峡的时候,被小六子探知,传了飞书过来。

“王爷,郑大人南下,所负使命繁多,即要宣国威,又要结友好与邻邦,还要兼顾着贸易。”

“皇上做事要排场,宣国威这事,先皇是想去差人去办,只是没忙过来,他这会算是缓过来了,马上使人到处跑。”

“王爷,有没有缓过来,怕是只有皇上自己知道。北蒙那边前些年可是一个劲的想南下,东面的日本也是时有犯边,若要平定北面的战事,东南可是不能出什么差错。”

“静之所言极是,本王到是没看到这一层。”

“我朝铜银短缺,而西洋大食一带铜银乃是富矿,一直以来,都是经由西洋商贩做这经济,贩大明丝绸瓷器去西边易之以银,郑大人此行,能直接与西番做些买卖,应该所获颇丰。”

“三宝太监此行主旨不是市易,静之不必为虑。”

“王爷可要快呀,不多几天,郑大人可就要回来了,因着季候,怕是不会久留,皇上可能马上会差他再次出使西洋。”

“郑和回了?有这么快?那倒要加紧备货了。”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三七节 郑和归来 一】………

永乐五年(1407)九月二十二日,风和日丽,龙江船厂的作塘空空如也,建好的船,无一例外的往上游拉,整个稳船湖也全都空了出来,沿着长江大大小小所有的码头全都有了兵士。龙江码头早早就安排好了仪仗,各式龙旗迎风招展。码头的闲杂人等全清了个干净,民船更是全都拉到了通江的小河上,整个南京江段码头全都空了出来。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是个大日子。王动也去了江心洲,名义上是去巡视一下枪炮的生产,实际上也是在等待。

正午时分,远远的看到了船队驶了过来,王动现在的水平已经能分出什么是马船,什么坐船,什么是战船,他第一眼看到的是战船,然后是坐船,也就是所谓的坐战船,这两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战船五桅,十八丈,而坐船则六桅二十四丈,然后看到的是下西洋主使的宝船,四十四丈长的宝船从江船驶过的时候,让王动生产一种错觉,仿佛不是在大明朝,而是活在了后世。虽然有了种种的心理准备,但这宝船,还是太大了,太稳了,稳的以至于在江面上行驶的时候,听不到了破浪的声音,有的只是风吹着旗帜“猎猎”作响。船上的静谧更显示出船队的素质,人的素质和管理的素质。

船从江心洲慢慢的移过,王动猜第一艘宝船上应该下西洋的正使郑和大人在里面,第二艘可能是副使太监王景彥,第三艘呢,外宾吗,还是外宾已经分开和两位大家住在一起了。新的一艘宝船前天刚刚从稳船湖驶离,王动知道,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巨型宝船一共三艘,而这艘新的宝船,则是永乐帝为自己造的,永乐帝是不会亲自下西洋的,但也很难说,哪天他会不会兴致一起,坐船从南京到天津,或是从南京去海南。不过,这会的天津还只是渔村,这会的海南更是荒蛮。

宝船过了江心洲后半个时辰,听到了炮响,这是王动让解缙建议的,王动听解缙提过了,船队到京城后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