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部分 (第4/5页)

人心目之中,这天下是有主人的,是朱家之天下。若让外族掠去,便是失汉人之面子,所以大家纷纷反对,而在汉人之手时,必是朱家的,别家想去争,便是无理。所以,无人会帮他去争。在汉人心目之中,都有自己的主。君主为万民之主,也是至高无上的主。除此之外,各人还有各人的主,像当官者,上司是下司之主;像平民者,以官为主,或以主人为主;像商人,以钱为主等等。所以,汉人有句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也就是说汉人认为有帝便是有主,无帝便是无主。有主之人往往会活得有滋有味,因为他心中会像有着支柱。无主人往往活得没精打采,因为他心中会像没有信仰一般,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中没有着落,不知王爷可明白我的意思?”

吴应熊听明白了胡于宣的意思,他道:“老师的意思是说朱由榔之死意味着这天下现在无主,而我军中将士却必须有主,若是这主一日不立,将士们便一日不自安?”

“世子所言甚是。”胡于宣看着吴三桂,断然道:“如今朱明自失其主,王爷当为天下之主,以使军民人等各有所安。”

吴应熊突然道:“南都有伪定武。”

胡于宣轻声一笑:“世子都说是伪定武了。”

吴应熊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此时称帝,只怕将士们未必会追随本王啊。”吴三桂担心的是他若称了帝,那些大西军降将和明朝降将是否还会忠于他?

胡于宣却道:“王爷多虑了,依我之见,唯有称帝,王爷麾下之将士才会觉得自己在为自己的主公打天下,所谓从龙之功矣。有这从龙之功在,何愁将士不卖力。”

吴应熊听后,默立在那,不知在想什么。

吴三桂反复考虑之后,方道:“先生之言虽善,但据本王所闻,历来成帝王者,还须顺乎天意。”说到这,顿了顿,抬头看向殿外,“称帝之时事关重大,本王还是问问天意再说吧。”

问天意?

胡于宣怔了一怔,却没有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吴应熊却是有些发愁,问道:“依老师之见,如何探知天意?”

胡于宣想了想,道:“听闻邙山中有神仙居住,王爷前往一问便可!”

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当于开封登基

吴三桂其实是对称帝已经动心,然却又几多顾虑。问天意或许也是他给自己称帝的一个理由,若上天都认为他吴三桂当称帝,那自是顺天应人。此所谓不问苍生问鬼神矣。

天意是什么,无人能知。

天意虚无,从无实像,胡于宣说邙山中有神仙,其实也是信口胡诌,顺着吴三桂之心而为。但王爷真要见神仙,问天意,胡于宣就必须满足这个愿望。

吴应熊深夜拜访了胡于宣,吴应熊走后,胡于宣找来了宋友谦。此人是凤阳人,字敬夫,年少务文,十余岁中秀才,之后未有寸步之进,在乡间为塾师。后张献忠破凤阳,便离乡四处流离。后来也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保宁,以说书为生,过得十分穷困潦倒。一日,胡于宣不知怎的路过,生了爱材之心,便收他在幕下,后又推荐给吴三桂,在当时的平西王府内做一书办。

宋友谦不知胡于宣深夜找他何事,待落座后,便听胡于宣道:“你可想王爷称帝?”

“王爷称帝?”宋友谦一惊,下意识道:“这可是大好事啊!”

胡于宣微微一笑,道:“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爷若能称帝,你这王府中人将来可有莫大好处。只是王爷对于称帝一事尚在犹豫,故我特意将你找来。”

宋友谦也是聪明人,当下就道:“先生是想要我做些什么吗?”

“有件事要你去做。”

“先生尽管吩咐,即使要小人上刀山,下火海,小人也愿意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