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慧,是媒体帮她完成了这样的奇迹。
回到石康。石康在这股浩浩荡荡的新文###流的大军中一不留神混成了个主力,好象在以男###作家为代表的梯队里除了石康也没几个有名的男作家了。当然,有一些著名的传统男作家是耻于与石康为伍的,在他们看来,石康就是一个混混,写畅销书的而已。而事实的确是这样,石康就是一个混混。不过按照传统道德领域的眼光来看,亨利*米勒不仅是个小混混,简直还就是一个大流氓。更好玩的是最近在世纪坛的毕加索画展,居然有孩子在画展的留言薄上说毕加索是个“大流氓”,因为他画了无数的###女人。
石康的早期和王朔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并且在本质上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和成效,所以他的走红是必然的。如同当年王朔的风靡全国。不过他的命却没有王朔好,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王朔得到了传统文学领域的承认与认可,并由此树立了他在文坛大腕级的地位,而石康一直拒绝这种认可,并且至今如此,因而传统文学也拒绝接受他。所以说,石康的反叛从形式上比王朔来得更彻底。
《###与迷茫》是石康的新作,我没问他是多久写的,不过据他文中自己透露的是写于1998年,后来又改过几遍,最后出版反正是在2002年。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属于他中后期的作品。这本书我看了三分之二,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看完,不过把结尾也大致看了。总体感觉就是石康同志在小说创作的扬长避短之后成为了中国的村上春树。
说到村上春树这个人和这个现象真的是很奇怪,我曾多次听说他的书如何优秀如何经典而且常年畅销不衰,可我曾数次在书店翻阅《挪威的森林》之类他的代表作想买一本,可每次刚看两三页就看不下去了。我就是死活不明白,一个38岁中年男人的关于爱情的幻想与回忆怎么就吸引了那么多的纯情男女深爱不绝,并且简直成为了小资的文学类代表名词。当然了,我也同样认为村上春树有很多经典的小句子是很可爱的,比如什么遇到100%的女孩,可怎么也不至于让我心动到什么地步啊。总而言之,坦白地讲,虽然我很多次试图读一本他的小说扫扫盲,可他的书我是真的看不下去。
我说石康的小说后期像村上春树,可绝对不是说他的小说让我看不下去,恰恰相反,我是在一个上午花了大约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看了他小说的前300页的。而且好几次我都想中断不看了,可看完了一页还是###不住又翻开了下一页。比起他以前的小说来,这本书在情节方面可是要成功多了,也基本没有了那些长达数页不知所云的精神梦呓式的自言自语。这些都是进步,我深深地为石康同志这些文学创作上小小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虽然他没有完成什么质的飞跃,但是小说能写到本质等同于村上春树却又比村上春树的小说好看,那就已经相当相当地不容易啦。
这篇文章不能写得太长了,所以我必须在这里结尾了。在这最后一自然段我必须对石康说几句真话。在这里,我想对石康同志表示我真诚的深深的歉意:过去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或者是末流作家,在这本书的后记里我才发现你是一个真诚并且优秀的准一流作家。说“准一流”,是属于高标准的严要求,说明他已经具有一个一流作家的心灵和素质,但是是否能够成为一流并写出真正一流的作品,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钟宜霖
2002年1月27日,北京
唐大年的幸福情人节
钟宜霖
说起来这是一段子。
前天晚上我正在三里屯倾听一失恋女友的情感诉说,老牛给我打来电话,我还没来得及接呢就断了。我打过去,他说你在哪儿呢?过来吃饭吧。我说都有谁呀?他说狗子、老葵、张弛还有老鸭、石涛、丁小禾什么的一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