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得我这叫一个不自在!

如果说我没用身体写作,那是假的。因为写作总是要用到手吧,谁说手不是身体的一部分呢?

不过我要说的是,写作这个东西,别管你是用哪儿写的,也别管你是男是女,是丑是美,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衡量标准都不在这里,而是你写出来的东西好,还是不好。如果好,哪怕你是用脚写出来的都没有关系,人家照买照看不误。如果不好,就算你跳上跳下地炒作多少条新闻、摆多少pose、拍多少美女照美男照甚至是###照也没用。

一切都无法改变作品本身的质地。

所以我希望文坛靠卖色相出书成名的人越少越好,别一只耗子坏了一锅汤,让人觉得现在的文坛文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但我希望文坛靠卖思想出书成名的人越多越好。因为这才是我们看书的目的和文学真正的力量。

至于美女也好,作家也罢,都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北京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断代的民族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泱泱地流传了几千年,传到我们这里突然断了代。可能是应了鲁迅说的那句话:中国的书,青年人一本也不要看。结果弄得现在大家都只知道上帝电脑英特网,只顾了“拿来”,却把自己的根儿都忘了,连过节也要过圣玛丁节过圣诞。

这些似乎和我要说的德育问题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实质上却是我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们也许太注重学习别人,太急着现代化了,却忽略了一个民族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文明、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精神、思想,总之,儒学家派也好,道家文化也好,在现在的青年一代当中,不要说继承,恐怕就连知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都已经很少了。

这样说话,我可能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个满脑子封建糟粕的老头老太太,但事实上,在这里我必须说明自己出生于七十年代。之所以我这样出来说话,正是因为我实在惊诧于现行社会和现行教育下成长着的青年人——在他们身上,可以被称作民族优良传统或者美德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淡,几乎可以说看不见。

美德的沦丧直接导致了公共道德在公众中普遍的淡漠。君不见,公共汽车上没人给老头让座,在食堂买饭连排队都成了困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已经见怪不怪,在公共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小广告也随处可见,交通有了红绿灯还需要人工维持指挥,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者大有人在;君不见,国家文物在出土前被人哄抢一空,包头工偷梁换柱用劣质材料以致桥塌路陷,拾金不昧但也需“必有重谢”,伪装成辍学大学生当街乞讨,###公然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笑贫不笑娼,为民者乐于占小便宜为官者涉嫌贪污巨额,更有吸毒贩毒、走私诈骗……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一切世风日下的社会现象都是道德上的失误,但至少说明了一点,就是现在人们的道德水准已经失去禁忌,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滑坡到了###的边缘。而最令人痛心的却是我们的麻木,和熟视无睹,甚至习以为常。可怕的并不是道德的衰亡,真正可怕的是一个民族意识上的整体衰亡。而这正是我们不得不目睹和正视的残酷:一个曾经以数千年源源流长的东方文明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礼仪之帮的民族正在现代文明的掩盖下逐渐消逝,沦为在起码的伦理边缘和道德极限徘徊的人民。物质生活的高速发展并不能阻止一个民族内在的贫血。

而那些传统的民族美德呢?你是否还记得这些词语:勤劳、正义、勇敢、善良、高尚、孝顺、诚实……还有那些尊老爱幼、路不拾遗、唯有读书高等等的传统,都到哪儿去了?可能会有人觉得好笑:都什么年月了,马上就是新世纪新千年,你还谈这些古董,但在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一切美德都遗忘在了历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