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4/4页)

出来而已。

李校长刚才一直没有说话,在听完宋国强和苏可的争论后,他又看了一眼手表,才道:“好,时间不多了,我再说几句吧。我记得有一次和一家华夏顶级大公司的老总吃饭,他和我聊起来公司定的一些面对新人的规矩,我觉得很有意思。当然,小苏啊,我即将要讲的这些并不是要针对你,你大可不必戴着有色眼镜要去听。他们公司是这么规定的,当一个新人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第一年绝不允许他们对工作提出任何意见,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情况,了解工作,第二年至第三年,他们只允许对某项具体工作提出个人见解,凡是涉及部门以上的大项工作,他们同样没有权力质疑,但随着他们在公司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在公共场合的讲话可涉及到的范围不断得到提升。”

“老总说,曾经有一个中州大学的毕业生刚毕业到他们公司才一个月不到,就洋洋洒洒写出了十几页的公司大项改革方针,将公司的架构组成、经营方针批得一塌糊涂,老总看到以后当即就给人事部打电话,问,这人如果有精神病,马上将他送到精神病院去,如果这人没病,请第一时间将他开除。新人进入一家单位最好的状态就是少说多听,踏踏实实干活,只有当你真正沉浸在单位的文化、历史中去的时候,你才能了解这家单位存在的问题以及想要突破面临的阻碍。”

“小苏,说实话,我到咱们学校已经整整五年了,张副校长和宋主任包括李主任都在,有些我觉得是有利于咱们学校发展的举措都不一定能落实下去,为什么呢,这其中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有些人觉得我是空降兵,干不了几年就要走,而他们则是地头蛇,不管上头领导怎么换,学校的广阔天地最终还是他们的。我搞这个特长生教育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幸亏这两年终于出成效了,也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实惠,否则,等待我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封告状信呢。”

苏可默然不语,她何尝不知道现在想干成一件事太难了,尤其是在学校这种国立单位,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纠葛复杂的利益纠纷,在这种环境想要当好一校之长,确实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很多挑战。

李校长站起身,道:“已经迟了两分钟,我必须走了,李主任,小苏的尝试可以继续下去,5班的课程安排由苏可自行决定,授课模式包括任教老师小苏都可以定,李主任你要支持她的工作,我对5班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是我希望能在一年内要看到成效,如果到了明年这个时候,5班依旧起色不大的话,我是否就可以认为小苏的尝试失败了呢?”

苏可“噌”的站起身,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校长,看来这个儒雅的中年人是有一种干事业的魄力,就这么将决定5班前途的话语权放到了自己手里,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可在这种时候,她又不知道能说什么,毕竟有些话还是放在心里较好,说出来反而落了下乘。

待李校长坐上车往开会地点疾驰而去的时候,他略有些疲惫的靠在真皮座椅上。

其实5班的情况并不像其他人所想的那样他全然不知情,他其实是知道一些内幕的,宋国强安排一位刚刚毕业的新老师过去当班主任,他也知道,但并没有发表意见,毕竟那种事副校长和教导处主任就可以决定,他也没有必要越权干预,他为什么听完高一郁芸云和陆艺娴的课之后要坚持去听一下苏可,就是想看看这位新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宋国强如此重视。

当然这种重视通过宋、苏两人的对话,以及前段时间发生的牛爱民事件来看,宋国强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