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3/5页)
使是快马加鞭至少也需要两个月才能到,在这两个月里绷带自然要循环使用。
身为大夫,这样粗糙脏累的活计一般是不会去做的,但阿依无所谓,反正她又没有要紧事做,堆积如山的绷带多个人手药童们能省些事,再说有她这样的大夫参与,药童们心一暖也愿意去做。
这些日子其实最辛苦的不是大夫们,而是那些除了诊治重伤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药童们,磨药、捣药、洗绷带、抬伤员、进行简单包扎、为伤员换药这些全部由药童来做,其实最最辛苦的是他们。偏某些大夫特别是御医院的御医们压根不体谅药童的辛苦,稍有不如意便会肆意辱骂,还仗着自己医术高明对药童们像对待下人似的颐指气使。
这些药童虽然不敢明面上反抗,但他们可不是那些大夫家里养的逆来顺受、畏首畏尾的仆童,阳奉阴违起来也够大夫们喝一壶的,于是大夫们与药童们的矛盾越积越深,看似平静的局面实则暗地里波涛汹涌。秦泊南嗔戒了几次效果甚微,让大夫们态度好一些,表面上应了,可趾高气昂惯了的人怎么可能一下子改。秦泊南为此相当头疼。
于是阿依为了改善大夫和药童的关系,只要手头上没事就帮药童们干些活,她一是本来就勤快,二是心里想为重伤的将士们多出一份力,三来也是想让秦泊南少头疼一些。因为她态度谦和又会体谅药童们的辛苦,时间久了她在药童里的人缘极好,倒也没人再介意她不爱笑又不怎么说话。
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碧空如洗。
阿依正在空地上晾晒洗完的一大盆绷带,身后一个黑漆漆的影子忽然遮住了她头顶的阳光,她微怔,回过头来,却见一个面色紫赯的小兵哥正站在她身后。
“小乙哥?”阿依站起来,疑惑地问,“你今天没有操练吗?”
“已、已经完了。”小乙腼腆一笑,露出两排黄牙。
来人正是上次被弯刀插腹的小乙,他已经拆线了,伤口愈合得还不错,才一拆线就回到校场继续操练去了。阿依也没有阻拦,虽然她觉得再静养一段时间会更好,但军人在战场上哪有时间静养,能捡回来一条命就算不错了。
“伤口还痛吗?”因为他的伤口用了棉线,棉线比丝线粗,虽然成本低,但与肌体的愈合度并不好,已经有了一些红肿感染的病例,好在并没有谁化脓导致溃烂。虽然那些人都很大度地说没事,反复红肿也总比创面过大死掉强,但阿依还是很忧虑,至少在缝合皮下组织时,她希望能找到一种可以与**完全融合的缝线。
小乙把头摇成拨浪鼓,笑道:
“依大夫的手艺好,我现在像没事人似的,早就不疼了。”
他是个粗人,不懂得“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这类文词,阿依听了却很高兴,一双大眼睛亮闪闪的。
“依大夫,这个给你!”小乙有些局促不安,瞧了她一眼,忽然将一条破旧发黄却洗得很干净的帕子快速塞进她手里,转身就跑。
阿依愣住了,待她回过神来,小乙早就跑得不见了踪影。
她狐疑地将掌心里的帕子打开,讶然地望着里面十来块硬邦邦黑漆漆已经风干了所有水分的猪肉干,心脏里忽然涌起一股如海浪一般澎湃的暖泉,是惊讶是喜悦是欢欣,眼眸微涩,也许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感动”,她不甚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但若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此时的心理活动的话,这个词是下意识出现在她脑海里的。
“这都是第几个了,被小大夫治过伤的是不是全把养伤期间得的肉干送过来了?”冯二是附近城镇的药铺活计,今年十七岁,战起时被临时征来做药童,长得很像皮影戏里的瘦皮猴,爱说爱笑,在药童里人缘很好。
“这一包一包的,小大夫只要从每包里拿出来两块就能凑一大包,偏每次又都给送回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