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是整体的一部分,要
得到局部的美,必先求整体的和谐——阴阳平衡、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
中医美容崇尚整体——将人的容颜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健康紧密连接,强调整体的
和谐之美。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气功及食疗等手段均体现出动中求美的观点,不仅能使精气畅通,并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广泛而持久。中医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显示了它所蕴藏的特殊魅力。中国古典文化所孕育的美学观,也使得中医美容散发出美学理论的智慧之光。
中医美容的手段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每一大类又有若干种具体方法,如药物美容,有内服法和外用法。外用法又分贴敷法、洗浴法等,而贴敷法、洗浴法又可再细分为患处皮肤贴敷、脐敷、穴位敷、熏洗、擦洗、沐浴、浸浴等,这些方法都属于自然疗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此外,中医美容和日常美容之间的联系可谓历史悠久。在历代各类医书中,表明有驻颜、悦色作用的药物多达上百种,而方剂更是数量可观,涵盖美容的各个领域,比如洁面、增白、祛皱、驻颜、白牙、染发、香身、香口等,应有尽有,甚至连发蜡、口红、胭脂的配方都有提及。这些配方本身就不像常规的中医药方那样以治疗疾病为主要目的,而是着眼于修饰人的容颜,通过调养身体内部组织而使面容变得光彩夺目。
显然,中国古代的医家已把对人体美的维护作为医学的任务之一,所以他们关注人体
的修饰,并以医学的手段介入,使修饰品和修饰方法更完善,更符合人体健康要求。这种
介入扩大了中医美容的内涵,使中医美容以其深度和广度并存,在世界美容史上占据了独
特的位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悠久的中医美容,是以中医理论——中国古典哲学之精髓为基石的;反过来讲,中医美容的发扬光大又是中国古典哲学在应用方面的发展。传统的美容养颜方法和对损美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均以中医美容理论为依据。领略一番中医美容理论,能更好地理解各种美容验方和经络按摩的奥妙所在。
调和阴阳
流传千古的东方美颜智慧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和
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功能减退的都属于阴。以日常生活
为例,男为阳,女为阴;上方为阳,下方为阴;爱发脾气的人,多称为肝阳上亢,性格内向喜静沉稳多称为阴。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人体肌肤与形态的维护和修复。人体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为正与邪两个方面。“邪”分为阴邪与阳邪两个方面。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出现实热证,表现特点为热、动、燥。“正”包括阳气与*两个方面,阳气虚出现虚寒证,*虚出现虚热证,故多种病理变化,可以概括为“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阴阳失调,偏盛或偏衰而致病,从而影响容颜之美。如阳热亢盛,上蒸头面则生痤疮、斑;阴寒盛则血脉失于温煦、血寒凝滞,滞于经络而肌肤晦暗也易长斑;阴虚则体内津液缺乏,血液黏稠度高、血流不畅,淤血滞于经络可引起黄褐斑;阳虚则温煦和推动的作用降低,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