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2/5页)

,‘朝中有人好办事’这话真的一点也没说错!

可惜他们醒悟得有些太晚了!

与修订《姓氏录》这边热闹火爆的场景相比,‘禁婚令’的推行反响并不是很激烈。

除了一开始各大世家咬牙切齿放出话来不跟小李相公结亲外,之后就再也传出什么言论来。

吴诩反倒奇怪了,她一向认为这些世家素来清高,养着闺女就是用来跟别的世家联姻的,现在不让他们‘强强联合’了,怎么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阿武,你以为他们这是妥协了吗?”李小九笑着给吴诩解惑道:“依我看,他宁可让自家的小娘子终身不嫁,也绝不如我们的愿,与他姓联姻,免得低了自家的身份……”

吴诩:“…………”这不是在变相地制造大批剩女吗?

这可不利于帝国的安定和谐!

“难道,就没法子让他们服软了?”吴诩不禁疑问道。

“法子倒是有,只是现在还不能用……”李小九看来是已有成竹在胸了,只是不知顾忌什么,没有把想法告诉吴诩。

吴诩也没有追问,其实她会关注‘禁婚令’这事,只是因为先前答应了要给李三郎说个媳妇儿的,结果就因为重修《氏族志》的事,人家死都不肯把女儿/妹子嫁给小李了,就算她是‘二圣’之一的天后,也不能霸王硬上弓,强聘人家的闺女吧?

看来,等这几件事完了,她的好好补偿一下心腹爱将才行。

很久以后的某一天,小吴同学为了补偿李三郎,问他愿不愿意尚主,结果后者愣了半天,然后果断拒绝了。他只向吴诩提了一个请求,就是为刘洎一案昭雪……

吴诩不由为其对刘洎的情谊表示感动,当即说服了李小九,恢复了刘洎的名誉。

这是后话。

却说,正当长安城因为修订《姓氏录》和推行‘禁婚令’两项政策,搞得朝野上下鸡飞狗跳的时候。

远在倭岛的刘仁轨、薛仁贵、苏定方等人已经集安东都护府、东海都护府和远东都护府的主力军团陈兵于大海人政权的根据地——出羽国了。

这次进军,由苏定方统领陆路大军,从美浓出发,一路北上,扫平沿途各个州府。刘仁轨与薛平贵则各领百艘巨型战船,非别从越前和伊势出发,沿东西两面海岸向北进攻倭岛北部。同时,李小九陛下还下谕给渤海国和虾夷国的国主,让他们从北部出兵牵制倭人的兵力,配合大唐的行动。

大海人逃到北海道的时候,手下兵马原本就不多,又与虾夷国干了一场,手下嫡系损失过半,即使之后借着‘灵镜降世’登基为王,立刻收拢了出羽、越后、陆奥等地的地方势力,他手下的兵力一时之间也抵抗不了大唐和渤海国、虾夷国四面而来的进攻。

当南部诸国纷纷失守,西边的能登岛阻截刘仁轨水师失败后,大海人立刻意识到大唐已经对其展开了合围。

大海人手下的文武官员都惊惶失措,几乎有半数人都打着向大唐投降的主意,只有王后额田姬、左大臣??等人力主与唐军周旋。

大海人犹豫不决,寝食不安,最后还是王后额田姬对他说了一番话,他才有了主意。

显庆六年四月,东都八关宫落成,李小九陛下更其名为‘合璧宫’,当月就带着天后和文武百官驾幸洛阳,把长安的烂摊子丢给太子和小李相公等人。李小九陛下忽然来了这一出,可把一众等着在日蚀之际抨击帝后的人气得直跳脚,主角都跑了,他们还闹个毛啊?!

而带着老婆跑到洛阳的李小九陛下也没轻松多少,前段时间一直用脑过度,他的晕眩病又犯了,只能在吴诩的监督下卧床休息。

好在他跟吴诩这段时间只要等着倭岛那边的战事结束的消息就够了,倒也不用费太多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