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3/4页)
上,向着郴州方向去了。
从永兴到这里的河道并不能完全通航,不过竹筏的好处是可以轻松抬走。周金国和部队的绘图人员一路记录,把各种沿途无法通航的各处都给大概记下来。虽然时间稍微长了点,不过总算是有了初步的记载。
在郴州召集会议的有新来的省长,前商业部长李维斯,从第四军军长升级为湖南军区司令的雷虎,还有代理湖南省委书记的沈心。党、政、军,一把手们召开的会议倒也很具有权威性。
会议上政府部门正式接过了包括经济战在内的民政工作,部队终于从所有事情一肩挑的局面里头解放出来。在会议上,代理湖南党委书记沈心传达了韦泽的指示。“在解放湖南的过程中,我们的顺序是先用军队清扫当地,然后用商业人员把当地的经济纳入我们的控制,接着就是派遣政治人员在当地开展我们的政治宣传。”
对于韦泽都督的指示,大伙都听得认真,不时有人发问。
因为大伙没看过20有关“殖民史”的著作,所以他们并不知道韦泽反复思量之后抄袭了一些东西,“先去军队,再去商人,最后是传教士”。对韦泽都督那环环相扣的安排,大伙是由衷的赞叹。
第22章 杀戮的理由(一)
6月11日,寿州终于被淮军攻下。淮军的创始人,安徽巡抚江忠源带着部队进入寿州的时候,都被寿州的惨状给震慑住了。
城墙上几乎被血液浸透了一遍。到处都有人类的残肢,内脏碎块。至于城内靠近城墙的房屋被炮击引发的大火烧的只剩下了些砖石而已。淮军攻破城墙,城内残余的太平军以城内房屋为掩护继续抵抗,淮军采取了炮击加纵火的战术,整座寿州城内化为一片焦土。
寿州在山地上,没办法用穴功法攻破。淮军几年前就渗透到淮河以南,却对这座城池束手无策。直到有了开花弹之后,淮军才找到了可行的攻城办法。攻下寿州,太平军的淮河防线终于寿终正寝,太平军经营庐州已经七八年,可江忠源对拿下庐州很有信心。
离开了几乎被整个毁灭的寿州,江忠源在6月15日抵达六安,和他的老朋友曾国藩重逢。两人在年分别,其间虽然书信往来密切,可距离上次相见一晃就过去了8年。曾国藩1811年出生,江忠源1812年出生,上次见面是在1853年,那时候曾国藩42岁,江忠源41岁,还是意气风发的中年。血战八年之后,曾国藩50岁,江忠源49岁,两人都进入了老境。
老友见面自然不同,只是简单的饭菜,两位老朋友,两户小酒。给曾国藩倒了杯酒,江忠源爽朗的笑道:“涤生兄,当年我在京城去你家蹭吃蹭喝,现在想起来竟然如同昨天。”
曾国藩在别人面前倒是很有儒家修心的那样子,可在江忠源这里他却活泼起来。端起酒杯向江忠源敬了一下,曾国藩很随意的喝了半口,夹了筷子菜吃下去,这才说道:“是啊。那一晃就是16年……,不17年了。”
1844年,曾国藩早就知道进京赶考的江忠源两次送湖南师友的尸体回湖南安葬,真的是名动京城。但是曾国藩听说江忠源此人好嫖好赌,所以不愿意和江忠源来往。结果江忠源倒是主动上门拜访曾国藩。那次见面的时候,江忠源就预言天下要大乱。
1848年,江忠源在老家组建团练,连续消灭了当地数次大规模的造反。开创了以私兵建功,成为封疆大吏的先河。曾国藩的湘军就是接掌了江忠源留在湖南的渠道,左宗棠现在的楚军除了5000老班底是从湖南带走的之外,其所走的路数无一例外都是模仿江忠源。
此时江忠源当了八年安徽巡抚,曾国藩是湖北巡抚,节制四省军务,左宗棠也当了四年浙江巡抚。湖南籍的人借着淮军、湘军、楚军,大批成了长江流域各省的高官显贵。追究其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