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部分 (第3/4页)
军委接到了沈心的电报,却是南京一份,北京一份。两份电报的内容都一样,沈心请求海军能否派遣舰队到北大西洋以及加勒比海驻扎。这么做的理由自然很充分,如果能解决美国海军,中国解决美国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
韦泽看完之后只能苦笑。这个想法海军自己也讨论过,讨论出来的结果并不乐观。如果在1889年年底,中国能够真的与葡萄牙达成协议,中国帮助葡萄牙解决巴西,恢复帝制的话。葡萄牙和巴西倒是能够向中国提供港口。那时候中国海军倒是能够执行进攻美国海岸的工作。
现在光复军的陆军倒是夺取了一些美国的海岸线,但是美国那边并没有配套的维修体系。即便光复军的海军够生猛,也要面对着在那边损失一条就完全损失的局面。更别说在北大西洋还要考虑随时遭到英国皇家大舰队袭击的可能。
即便是知道面对这样的危险,韦泽发现自己还是没办法抵抗自己生出这样念头的冲动。其中一个很大的理由是,这能让战争更早结束。这能让中国少死很多人。
面对这样的诱惑,韦泽只能靠想别的问题来解决。他的目光落在了东非行政区上。
第441章 政委的烦恼(四)
东非行政区苏丹三郡的郡守韦坤并不知道他老爹韦泽在那么极短的几瞬间曾经打主意到东非来,他也不知道老爹韦泽在片刻间就否定了这种冲动。韦坤此时正在他的金帐门口,听着震天价的哭声大合唱。
一众四岁到七岁,还有少数看着就两三岁的男娃女娃,在一众成年男子的带领下在金帐旁的接待处那边站成八个队列。成年男子们的穿着用中国人的普通水准评价的话都很糟糕,以非洲水准评价的话则不算穷人。这些非洲兄弟中的富人兄弟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显露出无可奈何的模样。
韦坤走到了台子上,站在话筒前喊道:“诸位,你们肯按照规定带来你们的子弟,带来每个部落奉献的童男童女,我很满意。”
韦坤的声音通过话筒与通电的音箱,让所有与会的参与者们都听得到。等韦坤说完,每一个队列前的翻译就拎着喇叭筒,用每个队列成年人能懂的语言对他们呼喊。小家伙们从来没听过这么大的声音,不少人都被惊呆了,从哭泣变成不哭泣的状态。还有些小家伙原本被吓到,从不哭泣变成了哭泣的状态。
韦坤接着说道道:“现在把孩子交给我们!”
在翻译们高喊的时候,从金帐后面走出数队人来。一队黑人全穿着土黄色军服,脑袋上的杂乱卷毛则证明了他们贝沙人的出身。还有一队则是亚洲人,他们同样穿着土黄色军服,一个个身材矮小。另外两队则是身穿军服的女子,同样是一队黑人女子,一队亚洲人女子。
四支队伍中的男子们包围了黑人兄弟,女子则环状上二十个通道缺口处集合。那些成年男子们就带着娃们前去缺口处。有些娃被成年人拉着,有些则被成年人用绳子捆起来牵着。到了缺口处,那帮娃看到要被别人带走,立刻又是哭声震天。
此时自然有黑人翻译确定黑兄弟的出处,然后登记造册。黑人女子把孩子拉住,个头不高的亚洲女子摸摸黑人男娃女娃的脖子粗细,然后挑选出适合的牛皮包着的钢质项圈带上。此时已经有人对应了人名与出处对应的钢质标牌。给娃娃们的钢质项圈带上标牌,由黑人女子把娃们带走。
震天的哭声顶不住流水化的作业,半个小时不到,两千多名部落村落供奉的童男童女就被带走大半,哭声立刻就小了许多。祁睿并没有站在那里傻看,或者躲开这样的场面。他就站在台子上,士兵组成的圆环有一个缺口就直通这个台子。那些按照苏丹三郡命令上贡童男童女的部落或者村落头头们交出孩子们之后,就被带到这个缺口,走上台子。祁睿亲切的和他们握手,拥抱,在翻译的帮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