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 (第3/4页)
“那你就请来一堆外国和尚去堵中国僧人的嘴?”
“这不是咱们的传统习惯嘛……谁让佛教也是舶来品呢。在咱们的艺术家们能让欧美的学院派顶礼膜拜之前,请几个白种人去吓唬他们还是很有用的。”
徒弟皱着眉头扫视我半天:“我怎么觉得这好话到了你的嘴里都这么邪恶呢?”
我可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邪恶的话,只是就事论事的阐述一些事实罢了,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似乎已经成了咱们的一种传统,即便是在中国傲视天下的时候,这种例子也不胜枚举,就连唐三藏不也是到印度留学一圈之后才成为圣僧的嘛。有的时候我还真怀念大明的那种孤傲,虽然有点自大但是绝对不会随便的崇洋媚外,那个时候所谓的“洋”就如其字面上的意义一样,只是指海外来的东西而已,当时中国的艺术氛围完全就是一种自信的骄傲,却又有着海纳百川的气度。不像现在的某些人,在他们眼中只要是外国的东西就是比咱们自己的好,哪怕是外国人为了遮体臭而喷的香水,在他们的眼中也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类似的例子我能找出一堆,而且不分受教育的程度与年龄,不过我无意批判这些人,毕竟这也是时代造就的一种“愚蠢”罢了,和当事人本身的智商并无关系。就像很多人都要排队花着高价买一部“苹果”。哪怕自己拿着根本没用也要在人前展现一下自己的“品位”。其实呢,在我这种半吊子的专业人员眼中,苹果的产品就是“质次价高”的绝对代名词。
好在这一世我基本上扭转了这种局面,说起来手段也很简单,很多人不是都要学习欧美的生活吗?那么我干脆将在外国播放的广告搬回国内,荧屏上一水的白人全方位的展示我的产品,不时的再指挥俩枪手将国外排队购买的场景发到网上,同时限制国内的销售配额造成一种出口压力大,只能暂停国内发售的假象。勾引的那些缺乏判断力的小白领们一个个哭着喊着要我照顾国人的感情,等这一套流程下来,就算我按照国际价格销售也一样能卖断货。
徒弟很清楚我的营销策略,只是她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人能够愚蠢到这种地步:“唉……有时候我都搞不明白,就说咱们手下那些刚毕业的小职员吧,明明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什么积蓄,可偏偏要跟人攀比,拿着内部认购配额节衣缩食的也要买一部全新的音乐手机。听说某些农村出身的孩子父母依旧在家苦挨,他们却将钱浪费在这种地方。”
我虽然是始作俑者,但内心中也还是有些感慨:“这就是中国人的另一个劣根了,相互攀比死要面子活受罪凭着内部价格,一部卖5000元的手机只要4500就能拿到手,而且每个人可以买三部,我本意是想让那些经济并不富裕的员工赚点小钱,同时也能制造一种差别待遇带来的归属感。没想到倒卖的人倒是不多,留着自用的人却是不少。真要是让那些辛勤劳作供他们读书的长辈知道,还不得心疼死。”
“说到倒卖,叶家姐弟倒是很实际,听某些人汇报,叶续靠他姐姐的配额将手机卖给了同学,并且成交价高达6000他这个学期的学费算是有着落了。”
“呦哪来的傻小子当这个冤大头啊?他的同学也太有钱了吧。”
“这算什么,你知道吗,就这么一款能播放MP3兼具摄像功能的手机,在网络上已经被炒成了世纪神机据说国外品牌的同类产品没有一个能在性能上全面超过咱们的,而价格却和对方持平。这次我去俄国都拿它当礼物派送,那些大鼻子一个个都乐得合不拢嘴。”
既然被徒弟提起了那对苦命却幸运的姐弟,我有心多了解一些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毕竟当年被人抬下大堤之后,我还没见过那个淳朴的乡村男孩。
“想知道更多的消息,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那小子为了节省学费和生活费,可是放弃了一流大学跑来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