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 (第1/5页)
“翰林官;是天庭进士的基本待遇;并非是朝廷加恩”
“朝廷给过我几个爵位;我对此不否认;但这是我对山贼、草原、邪魔浴血征伐的结果。”
“至于某些便利……是我向誉郡王提供铁业改革成套方案换来。”
陆明听得一怔:“帝都铁业大洗牌;是出自你的手?”
陆家有五座造船厂;每年消耗铆钉都是大数目;对铁业突飞猛进的变化;自是有明确的感觉。
这时见叶青点首;陆明无语了:“榜眼公;你真是厉害;怎么哪里都能参合上一脚?”
沉吟良久;体制祈并者的本能渐渐消去;再说;天庭本是朝廷的上级;还可以接受;想了想;陆明苦笑。
“烈酒上献;又是一项;郡内倚仗此业经济有所好转;预计明年对草原倾销能达到七百万两;烈酒在寒漠是必需的民生物资;朝廷可算掌握了北魏的一大要害。”
“就算县里的治政;叶家的确是最配合默契的一家;酒业、琉璃、山薯这一条产业链带动;盘活全县经济;道路已修好;银钱和铜钱兑价已压到正常比例;而过去山贼之患更不用提。”
陆明一一说着;苦笑:“我能在郡里积功得到上上考评;圆满完成职责;是多亏有你了。”
叶青不否认这功劳;神情自若:“平心而论;我对朝廷并无亏欠;就连和誉郡王的情分都早就还了。”
对政客这种生物而言从只存在交换;不存在感恩;“情分”更是视相互地位来标价;誉郡王身居高位而从不赖帐;算得上品性公道了。
“这是誉郡王他自己的损失。”陆明感慨着;非是情分;是投资潜力。
他熟悉为官之道;也知道正常组织权力的体系内;一切都按权力的法则运行;而人才实际上处于相对低的位置。
不过陆明亲眼看着叶青从无到有成长起来;州里里除了俞帆;就属他对叶青的潜力感触最深:“这次既是这样;我就不多说了;但你还挂着南廉伯的爵位;现在局面动荡;可别忘记这一县一郡的百姓。”
“这是自然。”叶青听出一点味道;看他一眼:“你这是要走了?”
“任期就快到了;我再给你撑一个月;等你这轮自下土回来;我就不得不离开了;会顺势调任州南;我们陆家根基不在南沧郡。”
“多谢。”
陆明佯怒;转身站起:“你我两家相交;说什么谢”
“是我用词不当;改日陆兄卸下县令;我一定上门拜会。”叶青哈哈一笑;不再送出:“陆兄还是回去;说不定你的奖赏已到县衙里了。”
陆明满意笑起来;不枉费自己连夜赶来这一趟;卸任后不需避讳;就可直接叶陆两家结盟了。
同时有些期待;转身离开:“告辞。”
到了院子;听得叶青在后面喊一声:“陆大人慢走;朝廷报销下来;记着还给我四十万。”
陆明一个踉跄:“不是欠第二次大阵耗用费三十万么?这笔钱官方来出可以;怎么又涨到四十万了;你这涨钱速度太快了吧”
“水府征召费;水府征召费……”叶青念经一样说;见陆明脸色越来越黑;不再给他压力:“既是合谋算计总督;见者有份;给我三十五万吧;留给你十五万作县里资用;百姓人财损失、县衙和大阵修复总不能让你来倒贴。”
“这还是人话”陆明挥手认可了分配;牛车行远。
算计总督;陆明只当没有听到;叶青是跳出去了;自己可还在朝廷体制内
其实陆明对能否要到八十万两还是半信半疑;可私掏给叶青的三十万两不说;后来往县里补贴进去的五万两都是他私人掏出来。
整整三十五万两;纯粹的流动资金
这在应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