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部分 (第2/5页)
下好生休息。”张世杰沉声说道,走到沙盘前面。
这沙盘是工部的发明,据说也是出于陛下的主意,主要就是将整个北地的山山水水尽最大可能复制出来,从而可以给居后指挥的将领身临前线并且能够俯视全局、从全局考虑的能力。只不过沙盘的发明时间不久,这也就意味着这种十分有用的工具还没有办法列装全军,而且沙盘甚是庞大,不易于携带,对于前进中的主力战军来说,不可能随军带着,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就重新搭建。
这也就意味着工部必须派出工匠随军,对于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的公布来说,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郭守敬就算是上吊自杀也找不出来这么多人。
不过就算是沙盘数量不多,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也已经够用了。
拿起沙盘上象征蒙古军队的黑色旗帜,张世杰将旗帜插在了岢岚军的位置上,看向周围的幕僚们:“这一场大战,马上就要来了。”
一名幕僚有些诧异的指着沙盘:“现在大明的主力战军正在进攻幽燕,就算是伯颜和史天泽两员蒙古重将都阻拦不住,蒙古鞑子剩下的最后可以作为依凭的本部骑兵,怎么会沿着山西一路南下,不管幽燕?”
“如果在现在,恐怕蒙古鞑子还会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支援幽燕。”张世杰沉声说道,“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坚定信心。”
周围的幕僚和官吏们都有些诧异,而张世杰只是微微侧头看着舆图。
当蒙古鞑子知道大明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没有不南下的道理!
“蒙古鞑子的动作倒是挺快。”叶应武看着手中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战报,忍不住感慨一声。龙舟顺着运河前行,明天才能赶到洛阳府,而蒙古鞑子却已经马不停蹄的南下了。
而距离上一次关于那木罕部和八剌部交手的战报送过来,还没有五六天的时间,这也就说,蒙古人也意识到现在战局的紧迫,甚至已经顾不上让久战疲惫的大军修整,即刻南下。这一支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大军主力,可以说是忽必烈最后的底牌了,不但包括绝大多数的蒙古本部草原骑兵,甚至还有不少忽必烈的怯薛亲军,都是经过重重战火磨砺出来的精病,绝对不是现在大明在辽东和幽燕对付的蒙古军队那么简单。
“江铁,小阳子!”叶应武放下奏章,喊了一声。
两人本来就等候在门外,听见叶应武的声音,急忙走进来。
“禁卫军准备的怎么样了?”叶应武沉声问道。
江铁显然已经明白过来,急忙一拱手:“启禀陛下,只要陛下下令,禁卫军随时可以追随陛下出战!”
叶应武点了点头:“明天早晨,先行一步,不过洛阳,直接前去大河边,让水师准备战船,今夜先行一步。”
“诺!”江铁和小阳子同时郑重一拱手。
叶应武轻轻松了一口气,推开门走向后舱。窗外依旧是微雨,能够听见雨点落在屋檐和水面上淅淅沥沥的声音。凉爽的风顺着半掩的窗户吹进来,鼓动衣襟。时候不早了,晴儿早就派人准备好了沐浴的香汤。
这一天叶应武都在御书房和官员、幕僚们讨论北伐的下一步走向,以及新收复的州府官员任命和粮草转运。毕竟各主力战军不管不顾的在前面勐砍勐杀,留下来的烂摊子总是需要朝廷来收拾的。尤其是对于官吏人数一直不怎么足够的大明,在人才使用上自然更需要慎之又慎。
忙碌了一天,自然有浓烈的疲惫感,尤其是明天叶应武就要带着禁卫军直接北上,蒙古骑兵来的很快,八百里加急消息传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岢岚军,如果叶应武再在洛阳停留几日的话,恐怕蒙古鞑子就要饮马大河了。
整个人都躺在木桶中,叶应武长长唿了一口气,温暖的水流在四肢百骸上流淌过,仿佛在转瞬之间就冲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