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4/5页)

“即将还清了?”张哲不由得看了一下毕立宇,难道他把孙未央伺候得太爽了?

孙若英摇头:“与毕立宇无关,于未央也无关。是你运气好!”

“孙小姐,老实说,我还是一头雾水……”张哲也不便要求她说清楚,只能婉转表达。

“前些天,你不是让老宋给我拿回来几本佛经么?”孙若英提示了一下。

老宋?那个肃杀猛男?张哲迅速反应过来了,那是他和庞帅去淘的,当时庞帅不看好,他也只是如新人一样相信第一眼直觉,做好了交学费的想法。“那几本佛经……很值钱?”

孙若英点头。

张哲忽然认真的道谢:“孙小姐,谢谢您。第一次两本书不值钱,你给我抵了一万,现在这几本,你又抵了二十一万,显然您只是教训一下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压榨我们。不过我也有原则,无妄之灾,就算要赔付,也是不甘心的,但那两万,是您借我的,很关键、很重要,必须还您!”

老毕也不便插嘴,只能在一边听着。

孙若英微微摆摆手,姿势是那样的优雅。“罢了!别您、您的,好像我多老似的。还有,别把我想得那么善良,我要惩罚你们,就真的要你们赔付。只是你运气好,你送来的四本书里面,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只是刊印、年头也不久远,并不罕见,价值不大。值钱的是三部手抄经书。”

张哲心里一跳,第一次淘就弄到值钱的东东,他还是颇为激动和雀跃的。不是钱的问题——到现在他也不觉得真能值多少钱,以庞帅两本普通书都能抵一万来算,估计价值也不过几千块。也不管是运气、直觉、还是眼力,捡漏成功本身就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我也看过那几本,这朱砂手抄经书应该年代也不会多久,难道是哪位高僧手抄的么?”激动之于,他也虚心请教。以孙家的底蕴,以孙若英的表现,当然是庞帅级别拍马也赶不上的。

“本焕老和尚,听过没有?”

张哲和老毕对望一眼,然后一同摇头。

年轻人有几个有兴趣了解佛教?何况僧人。张哲也就知道台湾创办法鼓山的圣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和慈济的证严法师几个。台湾佛教氛围更浓,他们又积极入世、影响力大,以至于让马英九、蔡英文等国、民两党政治人物,出于形象、或选票需求,也得常常拜会、参与活动,所以常上新闻。大陆常上新闻,最知名僧人,或许是少林寺CEO的释永信了……

“要论知名度、影响力,本焕不如近代弘一法师、印光法师、虚云大师等高僧,但他现在还活着、已经一百多岁、对粤地佛教有颇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你找到的三卷《楞严经》,是四十年代壮年时期的释本焕刺血抄录的经书中的一批。”

“刺血?!”张哲惊讶。

“不奇怪,僧人抄录经书,也是一个静心、发心的过程。为了庄严,很多时候用朱砂,而有的发愿、为表虔诚,会以血为墨,这也是变相的苦修方式。不过人血是有限的,一般是抄录字数不多的经卷,比如几百字的《心经》,或用的时间比较长;还有的每次抄录的时候,刺血混入朱砂之中。”孙若英心情大概不错,耐心的讲了一下。

“据说释本焕老和尚四十年代在五台山,刺指、舌之血为墨,书写《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以及《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和《文殊师法王子经》等20余卷,共10余万字。但当世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抗战、内战、匪寇……那些血经都失散了。到现在仅保存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他当今的身份,意义非凡。所以,能找到三卷当年的血经,价值当然低不了。”

广东人对拜神是很信、很讲究的,像潮州更是随处可见香炉、牌位,一棵古树、一个小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