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3/5页)

教育的,都会想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闯荡。

空下来的土地,有的人承包给一些经营花木的农户,还有的人甚至就让土地在那里荒着,这不,村里的干部,就动起心思了。

前几年,张家村还办过一个三无的农药厂,后来村里人抗议了,才拖拖拉拉的搬走的。这两年,听说邻县有的村子往外卖地,一亩几万块钱的价钱,还有不少人买来盖楼。

没错,就是盖楼。这几年房价上涨的势头怎么都挡不住,一些出外打工有些小钱,在城市又买不起房子的人,就打起了村里盖房的主意,奈何张家村的宅基地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很紧张了,更不用说现在了。

给村里的干部送礼,这宅基地都批不下来。如今几万块钱能够买到一亩地,在一些人看来还是能够承受的,光是张家村一个小村庄,就批出去十几亩地,三层小楼都已经盖起了不少,眼下上头有关部门却下来检查了。

拆通通都要拆

这买卖耕地的事,是违反华夏法律的呀,到时候那房子拆了都不算完,还得将土地恢复成良田,严重点的都可以安上刑事罪责,这不,这两天村里议论纷纷的就是这么件事儿。

老百姓嘛,也不懂什么律法,好好的房子刚刚建起来就要拆掉,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啊。

张雪安会跟张若说这件事,还是村里的一个厉害娘儿们在村里到处说的,她家跟着买了两亩地,眼看就要入住了,却被下了限期拆除的通知,而张洪兵盖的小楼却还在往上建,据说也没收到拆迁的通知,这事儿,她要是能心理平衡才叫怪了

“张二他大儿媳昨儿个还坐在马路边上骂呢,说什么洪兵家的房子不拆,她家的也不拆。”拿了一盒积木给哭包玩,张雪安又朝张若嘀咕道。

“外公,我想起来这事儿了。我哥的房子没事的,他买的是村里人原有的老房子,那个本来就是宅基地,跟拆房子的事沾不上边儿。张二……呃……”

“张二他大儿媳,抡起辈份,你喊声嫂子就可以了。”见张若说一半儿卡住了,张雪安了解的解释道。

“那好吧,就嫂子,她们家的房子要拆掉是怎么回事儿呢,那是占了耕地了,这是违反国家法律的……”张若将自己知道的缘由,以及不算很了解的法律知识,给她外公说了一遍。

要知道,她外公可是个很有正义感的老人,呃,当然,也可以说是爱管闲事。记得前世,一开始的时候,她外公也是跟在后头起哄的,好好的房子要拆掉多可惜啊。

后来知道了耕地所代表的意义,老人又正气凛然的见风使舵了,所以说这舆论的导向啊。

张若这会儿跟外公解释的时候,村里的舆论还向着拆迁户那一头呢,隐隐地有在后头说不公平之类的言语。

张雪安跟张洪兵那从张若这块儿排起来可是亲戚呢,还是比较亲近的,这两年,张洪兵每次回来张家村,还会给外公带些东西,知道老人不喜欢营养品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就割些牛羊肉啊,从水库弄一条新鲜的大鱼之类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正义感十足的张雪安老爷子,这几天都不愿意去马路牙子了,叫他怎么说呀

这回从外孙女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老爷子急忙忙的就跑去大马路了,怀里还抱着哭包,健步如飞的样子,看来张若一直以来暗暗的给老爷子调理身体还是很成功的。

哭笑不得的看着老爷子走远,想也知道,外公又是拿她水木大学的名头出去吹了,老人也就那么点爱好。

可不是嘛,就在张若前去小爷爷那头报道的时候,就听见她外公正在用重新加工过的语言,复述她之前的论调。

“耕地代表了什么,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可是有十三亿人口呢,占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却要靠百分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