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4/4页)
性为先。此后,又有元代道土李道纯创立的中派,明代道土陆西星创立的东派,清代道土李涵虚创立的西派。
正因为内丹术只不过是道土们为了避免外丹术所带来的中毒死亡代价的替代性的修炼方术,所以其与外丹术实际上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通俗些说,“内丹”不过是道士们将“外丹’’移至自己的身体之内宋炼罢了。就是说道士的炼丹炉鼎不再是那些金属制的沉重家伙了,而是他自己的躯体;炼丹药料也不再是什么丹砂、铅汞、硫汞了,而是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这三者经过一定的修炼(自然也并非是容易的事)而凝结成的东西仍叫“金丹’’①(或叫“内丹”、“圣胎”),其功效可使人养生长寿,甚而成仙不死。所以,内丹术基本上沿用了外丹术的那一套术语。这说明,从内在原理来看,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是道土们求取仙丹以谋永生的手段。正因为如此,修炼内丹便成了他们曰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并且都宁愿为此而承受修炼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种种辛苦。对于内丹道士来说,虽然表面上看来不必像外丹修炼盖屋、安鼎、升火,以及守候在丹房中忍受寒暑侵袭、烟火熏烤等诸多辛苦,但是要真正炼出“内丹”宋,则更有登天之难,仅从时间上来说,就远非一年半载所能奏效的,所以比外丹修炼更能考验一个道士的信念与毅力。
一般说来,道士们进行内丹修炼的过程分为筑基准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这样四个阶段。筑基准备是内丹修炼的前提,要求道士或道姑以基本功调理好自身的一切,达到精全、气全、神全。比如要无病、填亏、补虚,男性戒绝房事,女性回绝月事。并且还要改变呼吸方式,因为呼吸时㈠顺行成人,逆行成仙”。其要点是吸时收腹,呼时鼓腹,且要细长均匀深厚。
炼精化气是内丹修炼的“初关”,目的是使体内精、气这两种药互化互凝,结成先天之气——大药,就已能防病健身了。
炼气化神是内丹修炼的“中关”,目的是将精、气、神三者炼至更高层次的“统一”状态,使它们凝结成‘‘圣胎,,(亦即‘‘内丹”),其时,“圣胎”留在体内循行,便使修炼者得以长寿还童了。引下,运输丹药(精、气、神)在体内循环,先由背部通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三个部位),然后沿前面三丹田下降。三丹田指上丹田(脑部泥丸宫,在两眉间)、中丹田(胸部黄庭宫,在心窝处)和下丹田(腹部脐下一寸三分处)。通三关谓为“进火”,降三田谓为“退符”,如此周行于人体这一小小天地之中,有如天地相合、时运周转而又天人感应,便可皈依自然之神、虚化成仙。这种被称为“周天功法”或“还丹”的内丹术,为后世气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在道教史上,先后出现了许多修炼内丹术的著名道土,为内丹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首先应该掘到的是隋末唐初的著名道士苏元朗,他对于内丹修炼术,曾作过大力的提倡,并且在内丹理论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探讨和阐释。苏元朗曾在罗浮山青霞谷修道,故自号青霞子。必深究,但苏元朗重视与提倡内丹修炼术,却是真实的。苏元朗还在<;龙虎金液还丹涌元论)中,明确地将神丹U刁于心炼,说:“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乎曰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龙虎宝鼎目口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宝,津为华池,惟用天铅。……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可见,苏元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