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3/4页)
来改变世界地理想主义。
朱漪泓初来乍到。自然也听从了克莱门特的意见,为记者站的大家捎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医疗用品和电池、储存卡、滤镜等等一旦出问题就不容易补给到地东西,一直到晚上大家喝完了记者站这里仅有的几瓶啤酒之后才散。而这时候,朱漪泓才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用卫星电话连上了网。也直到这时候,她才惊讶地看到了萧永的邮件,叙说了她可能会碰到的危险。
朱漪泓的脸上满是微笑,她既然主动来到这里,自然考虑到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其实,她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在克莱门特那里看到了这个安排之后毫不犹豫地就表示了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或许,其中有一点还是想要追随萧永的足迹吧。萧永在中东地区并没有待很长时间,也没有做太多事情。但他一直活跃在第一线,将战斗中的每个个人地形象留在了照片上。其实,从照片本身来说。在萧永的那些创作中,这个时期拍摄的照片算不上多出奇。照片并没有使用在中非用地那种中幅大幅机,而是用的和其他摄影记者一样的135单反,拍摄的照片也没有之前的《战争群像》或者是之后在欧美索性专业拍摄人像肖像那么吸引人,看起来,总的来说只是质量完全合格,非常有现场感的新闻摄影照片而已。以萧永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他的作品和经历,而这一段时期。普遍被称为过渡时期。朱漪泓一方面是想来中东亲身体验一下这个奢华和混乱交织地地域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之前已经在一系列的采访里拜访过了许许多多的酋长、石油寡头,非常明白什么是奢华,而她在那些走访的间隙获得一些人的支持拍摄的专题“酋长家里的女人们”被誉为是充满了女性主义关怀的今年最好的人文纪实专题,她地作品集也即将刊印发行;但是,对于中东地区的危险和混乱,她却没有看到过,她想要追随萧永的足迹,就绝对不能漏掉这一课。另外。现在这大概也是她稍稍体会什么是战地摄影记者的最好的地方了,相比于朝鲜和南美洲,其实这里还安全一点,好歹这里比较靠近欧洲和中国。
朱漪泓在邮件里满口答应一定会小心安全,但还真没往心里去。她觉得开心的是,萧永会过来找她,哪怕如此,在完成这里的拍摄计划之前,她也不会离开的。只是。有萧永在身边,哪怕是在这里。她都能感觉一种油然的幸福感。看看萧永发邮件地时间,如果他一发完就出发,如果旅途顺利,甚至很快就会抵达加沙,比她晚不了多少。毕竟她只是个小小地新闻采访记者,而萧永则可以直接使用潜流09飞到耶路撒冷再过来。虽然没听萧永说过太多中东这里的事情,但萧永地能量似乎是无远弗届。
正在朱漪泓在一边浏览着加沙地区最近的新闻以及记者站这里内部的通讯,获取最新情况的时候,一声爆炸声在远处响起,橘红色的火光映满了天空,而爆炸的气浪在整个城市上空呼啸而过。朱漪泓占据的那个房间相当不错,正好能看见这个方向的动静,而短短几秒之后夹杂着浓厚的硝烟味的空气就扑面而来。朱漪泓没有任何犹豫,套上了马甲,背上摄影包,拎起了相机就冲出了房间。在记者站所在的大楼下面几辆吉普车已经发动了,这里的大家在敏感性和反应能力上显然和惯于躲避危险的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有几个衣着不整还在一边奔跑着一边穿衣服,还有几个脸上兴奋的表情,仿佛那必然会引起巨大伤亡的爆炸是什么非常吸引人的宴会似的。可是,现在的朱漪泓已经知道,这是记者们生活的常态。
杰莱卡有些慌张,作为当地的新闻官,这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她最紧张,但她从送朱漪泓来这里之后就一直在张罗着她的拍摄采访方面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虽然略有些仓皇,但杰莱卡还是拉着朱漪泓,将她塞上了一辆看起来至少有9成新的陆虎,对着她大吼道:“司机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