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 (第3/5页)

但唐舟要是把这个给长孙无忌、程咬金他们说了,只怕凭他们几人的嘴,很快就会在京城长安传开。

有了剧透,看的时候难免少些惊喜,如此就很难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再者,这故事他一讲开,难免没完没了,可他现在已经说的有点口干舌燥,并不想再跟这些人讲《西厢记》的故事了。

所以唐舟略一寻思,道:“凡事有了念想才好,以前诸位看小说的时候不都这样吗?”

一听唐舟不准备说,长孙无忌顿时拉着了他:“随便说一点嘛,不然我们怎么会来看,你说是不是?”

长孙无忌不像那种会耍无赖的人,可唐舟试着挣扎了几下之后竟然没有挣脱开,看来长孙无忌跟着程咬金也学得脸皮厚了。

没有办法,唐舟只好轻声一叹,道:“剧情不方便说,不过倒可以给大家说一下我为这篇《西厢记》写的一首诗,你们不放从诗里猜测一下故事。”

听得唐舟要作诗,长孙无忌这才松手。

“作诗也好,你作吧,从诗里我多少也能听出点故事来。”

跟西厢记有关的诗词还是不少的,不过唐舟用的是元稹唐传奇小说《莺莺传》里杨巨源写的一首《崔娘诗》: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唐舟这么吟完,长孙无忌突然忍不住把后句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给念了多遍,这样念完之后,忍不住道:“好句,果真是好句啊,而从此句可推,这《西厢记》当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吧?”

说着,长孙无忌又摇摇头:“才子配佳人,实在是天作之合,只是风流才子何以多春思,萧娘又为何断肠,难不成这是一出悲剧?”

这是《莺莺传》的一首诗,而《莺莺传》也的确是悲剧,最后张生另娶,莺莺再嫁,不过《西厢记》与《莺莺传》不同,《西厢记》的主旨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张生和崔莺莺最后是在一起的。

这首诗看起来很不相配,不过张生和崔莺莺在一起的途中可谓是经历了重重磨难的,有那么一刻崔莺莺也是差点嫁人,所以用这一首《崔娘诗》也不能算错。

唐舟并没有回答张生无忌的问题,只是笑了笑:“等明天勾栏瓦舍开张,《西厢记》上演,诸位就知道这是什么故事了。”

长孙无忌等人见唐舟如此,心知再问怕是问不出什么来了,最后只好作罢。

………

勾栏瓦舍明天开张,在此之前廉红药已经派人在长安城做了很多的宣传。

当然,这些宣传手段是唐舟想出来的,比如说派人在街上发传单啊,前一百名购买票的观众打五折啊之类的,反正只要能让长安城的百姓知道勾栏瓦舍开张就行了。

当然,除了这些手段之外,勾栏瓦舍也充分利用了所谓的明星效应,他们请了不少京城有名望的人前来观看,比如说一些诗词写的好的,朝中比较又权威的大臣啊。

而像长孙无忌、李靖、程咬金这些人更是一个都不能少。

这么多名臣名将都去勾栏瓦舍消遣,那么京城的百姓自然要个个跟风了。

而就在这个消息在长安城中传开的时候,唐舟的这首《崔娘诗》也传开了,这首诗可能比不了唐舟以前写的那些诗,但后一句却也是难得的佳句,把才子与佳人的感情变化写的极妙。

所以当这首诗传开的时候长安城的百姓对勾栏瓦舍就更是好奇,于是一窝蜂的涌到勾栏瓦舍这里来买票,如此到了这天傍晚的时候,明天一整天的票就卖完了。

票卖完后,廉红药算了一下帐,除去明天的一应开销,他们能盈利一千多贯钱,这点钱看起来不是很多,像廉红药以前在江南阁的时候,拍卖一两幅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