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孙武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赫的战功,是因为他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作为指导,经过战争实践,更加印证了他的军事理论的正确性。由此可以看出,孙武不仅是军事理论家,而且是富有军事组织才能的军事活动家。 后功成隐退,老死山林。
孙武著有兵书《孙子》,计13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共6000余字,内容恢宏精辟,揭示了战争的最一般规律。他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成果,总结了站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有关战略技术的原则,是一部最古老、最完备的军事典籍。孙子死后,他的兵书世代相传。
《孙子兵法》摘录: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复仇狂人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
伍子胥血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其祖父是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的伍举。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太子建被追杀逃到了宋国,父亲伍奢因刚烈直谏被囚。为了一绝后患,费无忌便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贤能,不杀掉他们,将成为楚国的祸害。可以用他父亲作人质,把他们召来,不这样将成为楚国的后患。”平王就派使臣对伍奢说:“能把你两个儿子叫来,就能活命,不叫来,就处死。”伍奢说:“伍尚为人宽厚仁慈,叫他,一定能来;伍员人桀骜不训,忍辱负重,能成就大事,他知道来了一块被擒,势必不来。”平王不听,派人召伍奢两个儿子,说:“来,我使你父亲活命;不来,现在就杀死伍奢。”伍尚打算前往,伍员说:“楚王召我们兄弟,并不打算让我们父亲活命,担心我们逃跑,产生后患,所以,用父亲作人质,欺骗我们。我们一到,就要和父亲一块处死。对父亲的死有什么好处呢?去了,就叫我们报不成仇了。不如逃到别的国家去,借助别国的力量洗雪父亲的耻辱。一块去死,没有意义呀。”伍尚说:“我知道去了最后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可是只恨父亲召我们是为了求得生存,要不去,以后又不能洗雪耻辱,终会被天下人耻笑。”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你能报杀父之仇,我将要就身去死。”伍尚接受逮捕后,使臣又要逮捕伍子胥,伍子胥拉满了弓,箭对准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跑了。伍奢听说子胥逃跑了,大叹说:“楚国君臣将要苦于战火了。”伍尚来到楚都,楚平王就把伍尚和伍奢一块杀了。
伍子胥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前去追随他。伍子胥到宋国以后,正好遇上宋国华氏作乱,就和太子建一同逃到郑国去。郑国君臣对他们很友好。太子建又前往晋国,晋顷公说:“太子既然跟郑国的关系友好,郑国信任太子,太子要能给我们作内应,我们从外面进攻,一定能灭掉郑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