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4/4页)
。一段因帅得国的千古神话终于成为现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又名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老聃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早闻老聃大名,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著书立说,造福后世。老聃遂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 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中的道德天尊。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老子思想主张是“无为”,中国帝王大多遵循老子思想采取无为而治。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见老子崇尚和平,可是毕竟是理想境界而已。而且有悖社会发展。宇宙观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最早产生了现在的宏观、微观概念的雏形。至于“物极必反”“以柔克刚”至到现在人们还为之津津乐道。 。 想看书来
千秋一圣孔夫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孔父嘉为春秋时宋国大臣,官为大司马。宋宣公让位于其弟穆公。穆公在位九年将死,嘱他以君位还给宣公太子与夷,并使其子冯出居于郑。他受嘱拥立与夷,是为殇公。太宰华督见孔妻“美而艳”,欲谋夺其妻,遂借安宁人民为名,将他杀死,而取其妻。殇公怒,华督又杀殇公,迎公子冯为庄公。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