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页)

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进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可以兵临东西周城下,惩罚周室的罪过,并且可以占领楚、魏两国。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司马错却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我听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大王应该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领,并且像夏桀、商纣一样紊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可是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同时奉命司马错与张仪、都慰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水经注》卷二十七引来敏《本蜀论》的记载惠文王用计灭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在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镇)大败蜀兵,蜀王败逃至武阴(今彭山东),蜀灭。司马错乘机又灭巴、苴。

公元前314年,秦公子通取代原蜀王,担任蜀侯。前310年,蜀相陈庄叛秦,司马错受命协助平定蜀乱,甘茂诛陈庄。前301年,蜀侯辉反,司马错再次平叛,并诛郎中令等27人,平定蜀中。公元前291年,司马错担任客卿,受命攻魏,取轵(今河南济原南),攻韩,取邓(今孟县西)。前289年,司马错与白起等又攻取魏国六十一座城邑。前280年,率陇西兵及巴蜀兵十万人,从蜀地沿江而下,攻楚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迫楚献出汉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于秦,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部分预言。

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司马错以不可思议的挖心战术,在“使人听此调朱颜”的蜀道上一纵千里,灭掉蜀国。从此使秦国拥有了最充足的后勤补给。后又从蜀地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楚国黔中。这种神奇的孤军深入,横扫敌人腹地的神话可以与西方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交相辉映。从这之后,秦才有了李冰治水,王翦灭楚。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以死明志的屈原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境内)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其主要内容就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另外,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

屈原虽是楚王的本家,可是到他出生这个贵族家庭早已衰落了。屈原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聪明善言。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后又担任三闾大夫。楚王很信任他,经常和他讨论国家大事,还让他草拟法令,明法治乱。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他的改革措施曾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