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4/5页)

手;但在世家大族把持的官场;对于一个水盗出身的甘宁来说;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在投入九江之前;甘宁也曾数次的探寻入仕;但均碰壁而回。主择奴;而奴亦择主。边让本不是甘宁的最佳选择;因而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招的。但甘宁从鲁肃和周泰口中知道背后支持的是我;他早已听说我的勇悍和惜才;因而也就死心塌地的留在了九江。今天又感受到我对他的重视;也就顺势随鲁肃和周泰称我为了‘主公’。

进入大帐后,因排序却发生了一些混乱。本来徐州诸将列右边的主位;九江三将列左边的客位;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可是,九江三人一定要文右、武左。最后;也只好听从他们的意见。右边是以程昱为首;接着是贾诩和鲁肃;左边是以年龄最大的徐荣为首;依次是赵云、太史慈、甘宁、周泰、华雄、徐盛;典韦则站在了我身后。

我首先对徐荣说到:此次出征;其责任重大。他不仅要保证粮道的安全;还要严防袁术来攻。广陵虽离码头仅百余里;一日即到;但亦应小心防范。如丹阳开战;粮道既是重中之重。如袁术来攻;当紧守之。如袁术攻击下邳方向;则或击其侧后、或扰其粮道,视敌情自决。切勿中调虎离山之计!

随后;我面向众人问到:“众位对此次讨逆可有具体的见解?”程昱首先说到:〃江东世族林立,矛盾丛生、各自不忿。故我等此次以强势入境;必会对江南懦弱的民风给以强大的震慑;使其均不敢轻举妄动。以昱观之;丹阳大义、实力两亏,我军兵临城下之时;其不难降伏。而吴郡依圣意乃逆贼;严白虎降亦死;故会拼死与我等相抗。〃

我点了点头望向外表敦厚、实则机敏的鲁肃问到:〃子敬先生可言以教商?〃鲁肃还是一脸的好好先生模样答到:“肃亦认同仲德先生之言,我军当水陆并进以摄敌胆;且肃与周尚之侄周瑜向称莫逆;肃曾有恩于他;肃愿往说之。〃我思忖了一下才说到:〃子敬乃商之臂助;不宜涉险;派信使再往既可。〃其他众人除摩拳擦掌急欲一战外;也就再没有其它的建议了。

因而,我随后就下令:以周泰领三千兵卒为先锋;明日动身先行;甘宁总督水军;待运送全军过江后;即游弋于太湖水道;策应陆上的大军。同时,甘宁也负责粮草的押运。其余谋士、将军随后队中军开拔。

周泰没想到居于客位的他会获得先锋之职。乐得毛脸儿好像开了花,也让九江三人心悦诚服;佩服我不记亲疏的唯才是举。其实;我是根据甘宁和周泰是本地人、熟悉地理来这样安排的。同时;我内心还有一个不能公诸于众的想法:江东三虎将聚齐了。那就先试试江东三虎将的威力吧!

第二十五章 江东周郎

渡过大江之后,一路上几乎是风平浪静。江东安逸过久、民风懦弱,见到如狼似虎的大军经过;避之唯恐不及;当然不敢有所招惹。甚至有富户还担酒壶浆的示好;大赞徐州军的军威和军纪。入江东以前;我也曾特别的强调:我军乃初入江南。为维护形象;必须秋毫无犯。违者;当力斩不赦!进军的路上,我甚至还大肆宣扬乃是奉旨讨逆,摆出挡者必灭的强硬姿态。同时,我还以吴郡太守、讨逆将军的名义沿途张贴公文招贤纳士,邀江东豪杰共奉帝旨;收回吴郡重归大汉朝庭。这就是所谓的‘以大义之名、行私欲之事’。

周泰谨遵了我开拔时的叮嘱:离丹阳五十里下寨;小心守御,暂不予战;待大军到后再行定夺。而丹阳的周尚则一如既往的保持沉默;既没派兵应战;也没派人询问;即使是之前派去宣旨的使者也没见回来。当我率大队赶到;听了周泰的禀报后;不禁笑着对的贾诩说:〃这个周尚还挺沉得住气呀?〃贾诩沉着脸有些阴寒的说到:〃此乃明知战之不过;以不变应万变耳;如非周尚自主;当有一不错的智者指点。〃贾诩顿了顿续言到:〃如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