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3/4页)

本人那里拿到好处,而且早已准备妥当的张作霖自然也是毫不客气的就把十六万奉军开进了关内。。。

20日,正当直军拿下卢沟桥的时候,奉军孙烈臣部抵达北京,这个军事行动毫无疑问的表示北方的战局将在此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而这个时候,历经一周的苦战,吴佩孚指挥的十万直军虽然一口气打垮了近十六万皖军,但是兵员的损失,弹药的损耗很难立刻恢复却是不争的事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时候张作霖就是那只大黄雀了。

22日,直奉战争爆发。

也就是在中华民国六年七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奉军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獠牙。

这些东北人是一点客气都不懂的,全部都是实在人,上来对着直军就是一顿烂打。

直军也不愧是北洋精锐,虽然处处被动,却依然咬牙顶在前头,任凭你奉军如何凶猛,他们就是死战不退。整个战斗就在长辛店,卢沟桥等地同时打响,战况空前激烈,双方的损失都十分惊人,这个时候就比谁更狠了。

结果首先支持不下来居然是奉军,这不稀奇,别看奉军装备好,个头大,但是他们和皖军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没经历过什么大的战事,相比之下,吴佩孚麾下的直系军队都是经历过去年那场护国战争的,有在四川和蔡锷交过手的,有跟着冯国璋在长江两岸和王振宇的青年军玩过命的,这些宝贵的战斗经验绝不是靠着日本援助的新式装备就可以忽略不计的。

至少对于顶在长辛店的原属第六师的两个直军旅来说,奉军的攻势看起来威猛,但是实际破坏力远不如青年军,有点玩花活的意思。这就是日本教官教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些日本教官是藏了私的。。。

正文 第367章 北方大战(五)

奉军针对长辛店的第八次冲锋被直军用刺刀赶了下来之后,奉命督战的日本人本庄繁大佐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八嘎,都是一群饭桶。”

负责攻击长辛店的是奉军李景林旅,此刻这位旅长就站在本庄繁大佐的身边,脸色气的青一阵白一阵,总之十分不好看。但是毕竟是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打的太臭了,他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了。

本庄繁似乎也不在乎自己身边这个中国将军的态度,他很直截了当的就下达了命令:“通知荒木君,该他出场了,让他动作利索点,让我们的中国朋友看看皇军的战斗力。”

李景林听到这话无比惊讶的抬起头来看着本庄繁这个小个子,然后又看看对面的直军阵地,心中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涌上心头。

日军参加中国内战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大秘密,有文字记录的比如郭松龄和张作霖之间的巨流河之战,日本关东军就直接出动了军队配合奉军作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奉军的胜利。

不过人日本人在这个时候也还是讲国际法的,他们的士兵不会穿着自己的军装出场的,而是要换上奉军的军服,不过战斗的时候还是要板载板载的乱喊的。

其实对于直军的战斗力,日军也存在一个低估的情况,因为去年的护国战争中,以直军的主体的北洋军表现十分的糟糕,几乎让南支那的叛军打了一个全军覆没。这就使得日本陆军本部对于直军的战斗力出现了严重低估的状况,甚至一度认为其还不如皖系军队,所以也才有了放弃该部,任由段祺瑞政府对其实施吞并的策略。现在做出这个判断的相关责任人已经被军部勒令切腹了,因为他的误判导致整个军部大陆政策的被动。

段祺瑞的军队原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进攻南支那了,可实际的情况是,他们不但遭到了直军的挑战,而且在一周不到的时间内,让直军以少胜多,打了一个全军覆没。

所以没等奉军出场,日本军部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