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5页)

即指指点点的。。。

似乎对于这样影响市容市貌的不文明的行为感到非常痛心…

这些人不来都还好,当他们停下来看着自己时,少年见到此时的情景越想越生气,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的那番景象,不禁喝道:

“你们看个毛的热闹!很好玩吗?”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闲得蛋疼的就回家撕自己的户口本儿玩儿!”

边说边将身旁的垃圾桶踢翻了,眼看这位少年像发了疯似的破口大骂,原本停下看热闹以及‘指点江山’的人群都一哄而散了。

这个年代似乎就是这样:

比如哪里出了车祸,立即会围满一堆人,看见伤者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却没有人上来帮忙。

如果仅仅是因为怕帮忙而惹上麻烦,也完全可以掏出电话报个急救热线,但却没有人这样做。

似乎这对于高贵的围观群众来讲都很难,也许是因为几毛钱的通话费比起他们的头衔更加‘高贵’吧。

他们似乎极喜欢凑热闹,其喜好度与当事人的被害度完全成正比,几百年前是这样,几年前还是这样,就连现在阿娇都复出拍广告了他们依旧没改。

少年一直在思考着关于人们的爱好:

为什么他们会喜欢将自己的好奇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在碰见歹徒抢钱时,却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予以制止,但当歹徒如果被当事人制服在地上的时候,他们又会围上来施以拳脚,似乎发泄着对歹徒的愤恨。

如果这叫乐于助人的话,那为什么当时又不站出来呢?

似乎更应该将这种行为定义为落井下石…

少年不禁想起了小学时代自己所读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面讲的是人吃人的故事,当老师在教完后会告诉大家道:

“鲁迅先生不光在这篇文章中痛斥着旧恶社会的人吃人,其他的文章页讽刺着旧社会的畸形与不公,但是如果鲁迅先生出生在新中国,可能他也就找不到痛斥的对象而失去饭碗了。”

接下来讲台下面先是一阵哄笑,随后想起了掌声,这个掌声的意味很难判断其目的:

到底是在赞扬老师讲课能力的优秀还是赞美着这个所谓‘新社会’的美好呢?

“狗屁理论!”

似乎是发泄完了,少年走到了附近的一条河边坐下,不屑的骂道。 。。

第三十七章

“风起云落拂凄草,”

“梦断魂终折妖娆。”

“何处逢鹃春来报?”

“随烟尽去自飘渺!”

“卖诗勒哦!卖文章勒喂!均为自创,别无分号了哟!”

远处飘来了诗句以及类似于巴山号子的叫卖声,少年发现这个声音有点耳熟,但又想不起来了,不禁转过头去寻找着声音源,当他看见了是何人在叫卖时,不禁笑了起来。

这个叫卖着自己诗的人穿得破破烂烂,一头长发俨然遮住了大半张脸,手抱一个纸箱,里面堆了一大摞自己写的东西,拖着消瘦的身躯,走路驼着背,显得有气无力的。

“松林浅畔江泛舟,”

“锦衣瑶扇玉人眸。”

“得遇行者楼前过,”

“听音但晓青鸟愁。”

“卖诗勒哦!卖文章勒喂!均为自创,别无分号了哟!”

当少年听到这两首诗时,不仅思索道:

“这老油条什么时候跑这儿来混了?”

随即向他叫道:

“那个卖诗的,这儿!”

那个被少年称之为‘老油条’的男人在听见有人叫自己后,立即向他走了过来,纠正道:

“其实,我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