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5页)
康熙也觉无趣,便点了点头:“李德全,你去内务府另调个宫女来伺候,乖巧文静些的。”
我知他心中不安,也不想硬回了他的意思惹他担心。
“你好生休息,梳洗完了便安置吧,身子也没好利索,明儿个早晨朕再来瞧你。”我曲了曲腿目送康熙离开。
四爷和太子也跟着康熙走了,赫舍里仍是笑脸待我,并没有因康熙离开而变脸;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唯一能肯定的是;纯良无害这个词语并不适合她。
我转身进门;子丹忙过来扶我;第一次见她如此讨好的看着我;一脸祈求的模样。应是听见康熙要换新宫女来伺候我;心中害怕了。
“小姐…”子丹轻声唤我;正想说些什么;我示意她禁声入房后再细讲。
“你手臂上的伤;果然与四爷有关!”赫舍里在身后如铜铃般遥声大笑。
本有些疑惑她怎会知我此伤暗有跷蹊;原来是出言刺探;若被她不幸点中我不可告人之事;便大利于她;如若只是寻常琐事;她也毫无害处…
她气焰极盛;但我急着问清许多原由;也不想多作深究。便拉起子丹的手闭门回了西屋。此时我本惯住的卧房;早已被她急急霸住。
一进屋门;子丹便重重的跪倒在前:“小姐;子丹请奴婢降罪奴婢;宽恕奴婢姐姐”
我轻轻扶她起身;叹了口气:“有些事情,我心里一直存着疑惑;你如实告诉我罢…”
“小姐请问;奴婢一定如实相告;不敢隐瞒。”她见我口气并不严苛;微微松了口气。
“你与子青可是亲生姐妹?;可是旗人女子?;为何你会懂蒙古语?”
子丹略微整理了下思绪;便娓娓道来:“奴婢与姐姐姓陈,乃包衣之身;陕西人士;本就应该入宫为婢;但前些年正逢三藩之乱;局势动荡;陕西又久旱成灾;父亲无奈之下便欲来京求亲收留。怎知途中病来山倒;未到京城便死于半途;奴婢与姐姐二人也因官兵肆虐而冲散失离了…奴婢被一蒙古商人收留;便去蒙古住了两年;也是因那时才学会的蒙古语”她停下微微喘了口气;我指了指前面凳子示意她坐下继续。
“那对蒙古夫妻对奴婢极好;但却因自己乃是商旅之士;居无定所;奴婢无人照料;便在某次前往京城时候将奴婢送到了舅父那里…父亲临死之前曾把舅父地址塞于奴婢夹袄之中;要奴婢与姐姐一同去寻舅父。但因失散;姐姐却是寻不到舅父了;奴婢也毫无办法;在舅父家一住便是多年;不知是不是奴婢福缘浅薄;累及家人;舅父未几也得病去世;留下舅母与孤子;因我年龄已到;便把我送入宫中;孤儿寡母只好回了舅母娘家。从此在京再无亲人。”
“那你是如何与你姐姐相认的?”那么多年过去,子丹真能肯定此子青是她亲生姐妹么。
“那是小姐进宫以后之事了”我心里惊讶,难道这也是个局么!
第六十三章:毒杀3
“那是什么时候?”我着急的问道,希望从她话里,能寻到蛛丝马迹。
“奴婢本是在永和宫当差的;负责的也仅是打扫之事;娘娘起居饮食自有贴心丫鬟;那日小姐进宫;宫里娘娘们都震动了;德妃娘娘虽未说过什么;但也常有意无意的提起小姐;奴婢也就知道了小姐。本以为和小姐不会有何瓜葛;却是无意中结识了小姐的贴身丫鬟…”
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了…所有事情又扯回小衣身上;她到底做了些什么;为何那日四爷说她死有余辜;说他杀她;仅是为了护我…
“继续说;我在听着…”她见我表情凝重;顿了顿不知是否该讲下去。
“奴婢与小衣姐姐相识;想来也是缘分;那日我在景阳宫和永和宫之间的宫道上走;只觉头晕眼花;因为春天天气多变;奴婢一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