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2/5页)

还真是掮客界的一股清流啊。

冯见雄见状,也借机又给朱虎面授机宜了一番说辞。

……

从飞鸿管业离开,冯见雄当天下午又赶着跑了一家。第二天也照例,跑了剩下三个。

措辞和套路,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剩下这四家里面,只有一家和飞鸿管业一样对“国家级高新企业”感兴趣毕竟这东西难度也是很高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公司只能望而却步。

跑完最后一家,田海茉依然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这就算完了?你觉得可以确保把那个刘传栋和他背后的代理公司彻底坑死?可别打蛇不死反被惦记上。”

冯见雄对此却是不以为意:“不会怀疑到我们这儿来的,都隐晦了这么多道弯弯绕了。再说,我只是把品牌驰名这块直接送上门去。发明和高新企业这块,我只是给他们制造了一个提醒。

等他们自己醒悟过来,总得至少半年多吧你不懂专利这块,一个发明申请提交上去,就算他们加急,过完初审、被实审驳回发《审查意见通知书》、没个半年,怎么能跑得完流程?所以,等刘传栋和他背后的大佬醒悟到这一点,大规模开始复制这个套路,肯定得08年暑假的档口了。时间完全在我掌握中。”

第114章 收网

刘传栋一直觉得自己这一年过得挺不顺利的。

大约就是从年初那阵子开始,圈子里要做品牌运作的客户突然就少了。

好多本来可以走量每年鸟枪法撞一撞驰名的企业,一夜之间似乎变得谨慎,不想再这样每年碰运气,哪怕让他风险代理,开的价钱也低得多。

本来报个两三百万、躺赢之后收钱、不成不要钱的买卖,根本就没有企业再来上当。

琢磨了好几个月,大约半年前的时候,刘传栋这种关系型的代理人,才彻底琢磨过来是怎么个味儿:生意好像都被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走“司法认定驰名”捷径的代理公司抢走了,而走工商总局传统行政审批路线的,自然少了很多。

无奈刘传栋本人没有律师证,也缺乏运作这一块的能耐,想第一时间跟进复制,也做不到。

蹉跎数月、看着自己的公司每个月报账流水的基本开支一直走着、写字楼房租也不能省,进项却前途寥寥,刘传栋年中的时候便做了一个决定:

把自己的公司一关,找个圈内的大佬投奔,不再自己做老板了,勉强给人做个甘附骥尾的低等合伙人或者小股东吧。

虽然他没律师证没专代证,但想给大所当个最低级的合伙人,分红要求不高的话,四九城里还是能有人收留的毕竟他和工商总局那票领导的人面关系还在,在四九城里办事,从来都是多个朋友多条路的。

只要你认识的领导多,领导们也能记得你。同时去大所时开的价良心一些,只要个小康,还能帮忙拉业务,大所的合伙负责人都是能容得下的。

而且,进了新公司的话,刘传栋本人能力的最大瓶颈短板就可以得到补足原先他都是纠结几个野路子一起瞎搞,手下没什么专业人才。到了大所,只要他有关系,能接进来活儿,哪怕他自己不会做,或者至少不会所有环节,那也可以把具体的运作和诉讼部分包给同事。

当然,在关掉自己的公司之前,刘传栋也没忘举报恶心了一下去年在年底交流会上交恶的冯见雄在刘传栋看来,那种模式化规模化的抢生意,似乎苗头最初就是从冯见雄那边传出来的。

那也算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吧。

虽然后来的结果貌似没什么卵用。举报冯见雄把法援中心的公共资源私用,被一个女生顶罪顶了下来。他也就只能跟着举报了那个女的,算是出口恶气,随后就忘了这档子事儿。

似乎不会有后遗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