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4/5页)
冯见雄的肃然起敬,也就更加强烈了。
那是一个不靠任何学阀背景、话语权。完全100%靠智商博弈、靠操破那些立法专家们穷尽智商想出来的新法中的漏洞,从而结结实实把自己导师顶上国家某些总局顾问专家的恐怖存在!
此子竟然恐怖如斯!
至于冯见雄说的那些内容,是否能被查到,倒是没什么人怀疑。哪怕个别多疑的,现场百度一下,应该说是上道客和其他论文、专著文献查询机构上一找,也就全都有了。
冯见雄这学期的硕士毕业设计课题,刘渊明早就为他量身定做好了,就是戳破这个最高院和国知局博弈的泡沫么。
所以,那些系列论文中前置的小成果,已经陆陆续续在顶级的,至少是双核心的法学期刊上发表过了。只差最后的几个关键节点和总结论还没抛出来。
其中,以冯见雄本人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上的论文,就足足已经有四篇。
这着实让场内一些在读研究生的两校学生观众、乃至到场的教职人员、鲁省本地名校大学师生们惭愧汗颜。
“人家一个硕士研究生,一上手就是四篇《法学研究》,要是在我们学校,哪怕没有任何年限,这样的论文级别和数量,都能直接评副教授职称了吧!难怪人家可以硕士读一年就毕业,值了,应该给的。这是人家的实力。
不过刘渊明看起来倒也是光明磊落,居然舍得放跑这么恐怖的一台论文机器,没想着放在自己身边继续压榨……不对,刘渊明肯定也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知道自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驾驭不了冯见雄这样的大牛。人家肯来读他的研究生,肯定是背后许了多少宽松的条件和好处都不知道了。”
众人乱纷纷地想着,连场面都一度有些嘈杂,害得央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上手段降噪,免得不该录进去的声音被录了,导致最后放送效果不好。
相比之下,总结陈词和评委提问还重要么?
谁都知道,不管总结的时候怎么说,武大一方都已经毫无机会了。
最后十分钟的煎熬,虞美琴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最后一击,然后等待宣判。
“现在请大家稍事休息,等评审团进行评议。”主持人说罢,场内的噪音又大了一些。
金陵师大这边来围观冯见雄的小迷妹团们,已经做好庆祝的准备了。
第126章 休教天下人负我
五分钟的讨论后,评审团代表、北大张教授把折好的硬纸信封双手递给主持人。
主持人萨贝宁接过,然后郑重地打开,宣布:“现在我宣布,本场比赛的评审团评决结果为:0:5,金陵师范大学代表队获胜!让我们祝贺他们!”
“本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是金陵师范大学代表队的冯见雄同学,一并祝贺他!”
秒杀,卫冕。
冯见雄谈笑风生地站起来,一脸“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和蔼谦虚,但再谦虚也掩饰不住他喷薄而出的本能傲然。
真是一个奇怪的综合体啊。
和两年前相比,唯一的级别降低,可能只是颁奖嘉宾的档次星岛毕竟是鼻屎小国,所以遇到这种国际大赛,出个国wu院资政(副…总…理级别)的人来给冠军和最佳辩手颁奖,也是应该的。
但是,今年是第一次挪回国内,华夏毕竟是泱泱大国,不可能让日理万机的“档和国家l导人”级别的人来颁奖。所以最后只是来了个文化部的副部长给颁奖,着实有点掉冯见雄的价。
要知道,在国内,文化部这种部,可是经常有作家出身的人都能当部长的,并非什么实权很牛逼的部门。
只是逼格比较高,然后手上可以和谐的权力比较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