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 (第3/5页)

着跪下劝慰;总督和俞帆面色难看;也不能做异类;僵硬跟着跪下——本来不约而同支持着袁绍;目的是以众胁迫叶青屈服;结果一下子又被此人翻转;反胁迫他们屈服下跪了

下面男人的心思各异;但看起来有志一同;一时让远远近近的士兵看到;无论是哪家;绝大多数都是大汉子民;一时间也是山呼“太后娘娘千岁”、“大汉万岁”;士气却是大为振奋。

第四百二十七章 盟主

太后望着悲喜莫名;犹抹着泪水;直到接过小糜夫人递的手帕擦拭了;才声音沙哑似是强笑;问出第二问:“是哀家扫兴了;众卿请起;讨董逆事;哀家便交由诸位忠臣了;诸位愿为之否?”

忠臣?

这叶青找托找到太后身上了……总督和俞帆愤怒;却说不出话来。

成王败寇;这种本就是他们之前为叶青准备的事;迫胁其自缚于忠臣身份;现在掉了个头;却也只能跟着众人含糊应是:“我等必诛得董贼;还青太后不必担忧”

“恩……讨董大事;诸家义气合盟;必要有一个盟主。”太后俯视下面跪着的大片男人;又扫了眼当首老实跪着的那个;心中难得畅怀;嘴角弯起一个优雅迷人的弧度:“哀家觉得刘使君就很合适;诸位以为如何?”

这第三问声音一落;众人一时哑然无声;面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就连叶青也是憋了笑……这不就是袁绍刚刚逼服之言么?

太后您老人家听过转手就拿来反诘;是不是有点欺人过甚;太没节操了?

这番悲喜相转;真假相融;真不亏是宫斗宗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大大小小诸侯基本上都已懵了;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反对;时风重义;他们这些大丈夫怎么能违背君臣大义?

总督和俞帆倒有心不理会这个;估量着叶青和自己手里的兵力对比;感觉老早就错过了动手的最佳时机。

“要是刚才一见面;就直接开打还好些……”俞帆心里忍不住想;感觉自己被翻盘这么多次还抱侥幸真是活该;但又摇首:“但那时同为盟军;谁能想到叶青当场翻脸?要是说本初公;你接下来死定了;恐怕袁绍本人第一个就不相信……这历史上官渡之战可是有先例;顶尖谋士田丰两次良言劝谏;袁绍一意孤行不听反而将其下狱;后来兵败脑羞成怒直接杀掉。”

“或有觉得比刘使君更贤德之士;可自相举荐。”见着场面一时沉静;太后却更是胸有成竹;她太清楚政治名分的意义了;扫了一眼;又在逼迫了;看来是当场要个结果。

各家诸侯面面相觑;对这套华夏政治传统心知肚明;什么贤德之士还不是看拳头大小;联军现抵达有五十六万;袁、曹、孙、刘四大巨头各十万;剩下多不过一两万;少不过一两千;完全没戏。

袁绍反正是死了;有些诸侯目光不由落向曹操;又转过去……听说曹军三十万在彭城让刘备九千军打得狗一样;剩下十万兵还举个鸟

又看孙坚;暗自摇头……十万江南兵;指望这些水乡来在北方带领指挥大规模兵团战;简直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还不如找块豆腐自己撞死算了。

想来想去纵有不甘;没有了更好人选;只能选着刘备……

可这人的宗室身份实在渗人的紧;一推上去只怕就拽不下来了;难不得我三四十家跑来还真是匡扶汉室?

纵有也没几个吧……

还真是有;当先就有几个年老太守肃然再拜:“太后圣德英明臣愿奉刘使君为盟主”

有着这开始;总督是老官僚了;这时面色沉得黑炭一样;已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他心念急转;估量着各种选择的损失……算计被对方翻盘;损失已不可避免;只是控制在多少程度内的问题。

果太后清咳一声;目光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