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2/5页)
;正是人多;超不过去。”
叶青微微颔首;低头对车帷里说了声;令车队稍等;这等着的时间里;站在马背上眺望一眼;这城布局是有些过于紧凑;满城都是炊烟袅袅;幸而这时房屋多不是木制;不然太容易引起火灾。
渐渐就至城东一个大院;前有场院;后有果辅;据说江氏上下百户;连老带幼;三百口人就挤挨在里面。
晨起出城躬耕;黄昏入城归舍;这种山城特色是出于防寇的实际需要;只在起居条件相对差上一些。
门楹还算光亮;却无人看守的敞开着;只见里面石屋连绵;院心堂地上一堆小孩在嬉闹;个个灰头土脸;分不出男女;都在夯土泥地里玩的不亦乐乎。
叶青瞧得有趣;却不肯闯入;令:“拿我的拜贴与礼单;奉给里面主事的人;就说我们来了。”
又回首笑问:“子楠小时也是如此?”
江子楠掀开车帷;张望一眼;脸上顿时发烧:“这时大人都还在做饭;是以无人管束……”
跳下马来;掀开黑色车帷;扶了一身素服的乔氏下来;这可说是敬长;再扶江子楠时;已有些江姓子弟涌到门口围观;甚至有小孩起着哄。
众目睽睽之下她羞得抬不起头;声音极低:“还是不要了吧?”
“有解元给你扶下车;这是荣耀。”叶青大言不惭;还是遮过半个身子为她遮挡一下;语气里掩不住笑意:“快;听话”
乔氏在一旁立着;见女儿趁短暂调整后恢复了平素模样;她这才放下心来;摸摸手中捧着的亡夫牌位;正踌躇间;听着院里面人声一静;不由就回头看去。
正门大开;一个中年人率众而出;目光一扫这肃穆车队;见着为首麻衣少年就是一怔;又赶紧把讶异埋在心底;堆着笑容迎上来:“解元公光临舍下;江瑞松有失远迎”
“不敢当;平寿叶青见过江伯父。”叶青作了揖;却行着晚辈之礼;又接过乔氏手中漆黑牌位;郑重举在面前:“青此次来;是为送叶叔父灵位归根。”
“这是…”江瑞松看着牌上庶弟名字很是吃惊;这事不是早几年就结束了;讣告都命人传过;于主臣之分已是仁至义尽;何来这一出?
一时举着手都忘记了动作;只见这少年捧着牌位;言辞沉重真挚:“昔吾父在时;与叶叔父知交甚笃;时赞以郡才;许约若他日成就;必助使其荣归故里;可惜天妒英才;不假其年;这相约两人先后相继而去;在下身为人子;当继此约以全先人之义;送叶叔父灵位以归。”
乔氏在侧;以手捂嘴;垂下泪来;心里又悲又喜:“夫君;你可听见了;当年你这一番追随虽中道而断;可现在也有了延续……”
江瑞松听了这话;再看一身素孝又面带悲戚的乔氏母女;顿时醒悟过来;迅速收起笑容;郑重接过这牌位:“这是吾弟之幸;瑞松在此谢了。”
却是不肯居长辈之位;又对着母女俩一礼:“弟媳;侄女儿;辛苦你们了。”
接着就高举起这牌位;大声示于众个族人:“子弟叶落归根;当使之归位正堂。”
人群中骚动一阵;在江瑞松肃穆神情感染下;都安静下来;人流簇拥着进院内;入祠堂……水一样平缓无声;却蕴藏着力量。
这就不是纯粹的文化形式了;当人人认同时;就是一种向心力;也是在这穷山恶水里繁衍生息的一种寄托;多少郡望世家苦心孤诣经营的家族文化;在这边缘大山里头其实比比皆是。
叶青在后头瞧着暗叹;这完全是山间小族在生存需要下的本能;可这样治家形成的凝聚;就算自己也是羡慕;只是没法照搬照抄。
当下就作为客人观礼;一言不发;只是最后礼成了;才站在祭礼前;持了香款款说着:“叔父追随先父;这是忠;昔日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