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部分 (第3/5页)

伟强随即笑言张蔓玉“无价”,因为拍不拍戏只看“缘分”。而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亦曾撰文《谁能请得到张曼玉再拍电影?》,慨叹其重归影坛的遥遥无期。

谢绝了大量电影邀约的张蔓玉进入了被称为“永远有档期,又永远无档期”的令影迷极度期待又无奈的阶段,而她本人则将时间分配给了生活、公益慈善和音乐兴趣。

07年时候她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发的“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领奖时表示:感谢所有支持她和不支持她的人们,因为支持者的鼓励和不支持者的鞭策,让她决心成为一个好演员。

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张曼玉多次受邀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审,出任海外颁奖典礼嘉宾,并在国际时尚领域率先为华语影星开辟道路,由此跻身国际影星行列。

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好莱坞制片公司已开始与张蔓玉接洽工作。而张蔓玉对好莱坞商业大片并不盲目迁就,在1998年12月接受美国n电视台连线采访时,即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谨慎态度。

2004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文章《为什么张蔓玉不是好莱坞明星?》,专访中张曼玉对于曾经谢绝《艺伎回忆录》、《007》、《x战警2》等好莱坞电影邀约给出如下理由:“如果我开始拍这样的电影,他们不会以我为荣,我会觉得自己好像在欺骗他们。我不希望半个世界的人觉得我在欺骗——我们有13亿人,而我在乎这个。有比拍好莱坞电影更值得我骄傲的事情去做。”

()

2007年4月10日,英国《独立报》刊登专访《为何这位亚洲明星离银幕而去》。文中提到张蔓玉少时在英国求学时曾遭受强烈的排外和歧视,她说那是她感觉很疏离的时期:“我变得非常自卫并对自己的文化产生防卫意识,直到现在仍是如此。我接到过一些陈词滥调的中国角色的好莱坞电影邀约。这些我都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真的拍了,我会觉得背叛了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文化。”

相比可以快速提升知名度的好莱坞大片,欧洲小制作文艺影片反而对她更具吸引力,因为她清楚明白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如果为了名气和金钱开始滥接好莱坞大片,无疑是在背叛自己也欺骗影迷。

她聪明又有理性,不会盲目追逐名声,又有自己的坚持。这样的女演员在如今的时代愈发显得可贵,简直就是荧幕典范。

就在去年,也就是2010年时候,她还在英国导演艾萨克?朱利安的《万层浪》中客串“妈祖”时表示:希望越来越多人喜爱中国元素。她期待更多华人影星闯进国际影坛,但自己不会去演贬损文化的角色。她坦言并不眼红拍摄好莱坞电影的机会,因为那里适合她演的角色很少,所以不一定去追求在那里的成功。

而这次接受李东来的邀请,何尝不是因为李东来是打入好莱坞最成功的艺人原因。

还有比拍华人导演最出色的那一个的电影打入好莱坞更好的途径吗?

何况李东来的这部电影虽然是科幻片,但从内容上看,更像是一部文艺片。一个坚强的丧子女性,如何历经千难万险从太空回返地球。内容也同样很吸引她。

而刘德化亦是在《盗梦空间》之后,在西方拥有一定知名度。

看到这个组合,媒体也不难发现,李东来主打的是西方市场。

结束了发布会后,次日各家报纸上头版豁然写出“最佳男女主角加最佳导演,无敌组合剑指奥斯卡”的标题,对昨日新闻发布会上的情形做详细报道。网上消息要更快一些,关于东来哥霸气十足的喊出要靠这部电影再战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讨论更是火爆。

有人认为他已经开始膨胀了,有人认为他早已经具备拿奖的实力,早该拿了,并不算夸张。

双方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