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5页)

政权,摆出一副要取汉室而代之的姿态。董卓在中原的威望不高,就算夺了皇权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故而各路诸侯对此多持观望态度。谁料到接下来董卓的举动竟是罢了刘辩、另立刘协,而他董太师本人则独揽大权,做背后皇帝。

不过洛阳也不是风平浪静,只是摄于董卓军队的强大阵势。

董卓刚到洛阳的时候,带了不过三千兵马,对洛阳的防卫队多有忌惮。

正在这时,郎中令李儒为他献了一计,“太师,不如每隔数日,令军队趁夜出城,待天明时作新军入城。”

“此计甚妙。”董卓体型健壮,面容粗犷,眉目间不时流露着凶野的豪气。

能让羌族心生畏惧俯首称臣的董卓自然不是简单之辈,他马上采纳了李儒的建议,意图拖延时间,直到他的主力部队全数抵达洛阳。

李儒献计后出来,神秘莫测的面容在拐角处听到一个声音后,冷了下来。

“文优,毒杀旧主助纣为虐心中可是痛快?”来人身穿盔甲,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沉沉如猎鹰般射在李儒身上。

“原来是鲍骑都。”李儒眯了眯眼,“哦?不知骑都尉指的‘旧主’是何人?”

“你……”那人还不至于在董卓的地盘承认被毒杀的少帝刘辩是旧主,变了脸色却不好发作。

李儒从他身边走过,低头看了他布满青筋的拳头微微一哂。

当天夜里,夜色昏暗,洛阳皇宫的一处屋顶上,两个人分立屋顶两侧,衣袂飞扬,若是有人看见他们,多半会以为是哪来的妖道。

“师兄,听说今天鲍信逮到你了?”紫衣男子环手而立,眼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味道。

“文和,我叫你出来可不是让你看笑话的。”另一名青衣男子正是白天向董卓献计的李儒,“你觉得鲍信这个人怎么样?”

李儒和贾诩是师兄弟,这层关系除了他们已故的师父,没有第三个人知道,相交多年,贾诩一听这话就知道李儒的意图。

他摇头道:“鲍信虽有除董卓之心,可他并没有那个实力。就算那些公卿同意相助,远的不说,就说这袁家,依师兄之见,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他们若能成事,此刻你我就不会站在此地。”一想到袁家兄弟,李儒的胡子都能吹起来,给气的,“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你觉得,曹操如何?”贾诩问道。

李儒从贾诩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欣赏,不由好奇,“曹嵩的儿子?”

“正是。”贾诩含笑点头,“乱世既已开场,我必须找准最有利的那步棋。”

“你想奉他为主?”李儒心下一惊,他的师弟修为已臻大乘,随时都有飞升的机会,这个决定实在太过突然。

“不是现在,因为,他失去的还不够。”贾诩望着黑沉沉的天空,陷入沉思。

李儒垂下眼睑,目光微闪,曹操吗……

·

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待董卓的军队全数进驻洛阳,并掌握了废立大权后,袁绍才悔不当初。

为了巩固手中的势力,董卓意图拉拢士人为己用,此时袁绍已经逃到勃海郡避难,再次听到他的名字,董卓自然就想起上次被拒绝时两人按剑对持的场景,当即拍案:“袁氏难成大事,不必再提!”

“太师息怒!”刚才还吵得厉害的几个人都缩着脖子不敢吱声了。

董卓扫了下面的一群人,最后把目光定在李儒身上,“文优,你可有人选?”

“禀太师,下官正打算举荐一人。”李儒适时上前,“正是灵帝时太尉曹嵩之子,典军校尉曹操。”

“那好,擢典军校尉曹操为……骁骑将尉。”董卓一开口,旁边负责纪录的官员立刻录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