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5页)

坐骑因伤跪倒,曹操栽下马来,一旁的曹洪见状,立刻勒住自己的马,跳下扶曹操上马。

“子廉,我若骑马,你怎么办?”还没从对卫兹的愧疚中走出来,曹操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孟德,卫将军说得对,这个天下还需要你,我曹洪可以死,你曹孟德不行!”曹洪使劲地在马屁股抽了一下,马儿带着曹操冲出了乱军之中。

曹洪离开之前回头看了卫兹一眼,正好看到徐荣的佩刀把卫兹砍倒在地,那把刀散发出的煞气,他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之后,徐荣一路来酸枣,发现酸枣不易攻打,徐荣感到可惜的同时,不得不命大军撤退。

而曹操回到联军中,见到各路诸侯每日设宴表功,却毫无出兵的打算,心中的不满扩大。

他向袁绍献了计,想不到这一次出来反对的人,居然是陈留太守张邈。

“孟德,子许之后,你还想让谁去送死?”张邈当着袁绍的面给曹操难堪,完全不讲朋友面子。

“子许的事我很抱歉。”在卫兹这件事上,他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而没有与张邈争辩。

张邈与袁绍、曹操都交好,但在会盟的几天里,张邈多次指责袁绍,引来袁绍的憎恨。

此时袁绍见到张、曹二人闹了矛盾,立刻替曹操说话,想把曹操拉到他这一边。

“好了,大敌当前应当一致对外,你们这般争吵成什么样子?依我看,孟德此计可行……”袁绍还没说完,张邈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袁绍当场变了脸色,碍于曹操在场不好发作。

往后的几天,张邈事事针对曹操,终于把曹操推向了袁绍那边。

张邈也看出了袁绍帮曹操说话的意图,每次都给袁绍眼色看,久而久之,袁绍忍不了了。

某一天,袁绍对曹操说:“孟德,张邈如此待你,又多阻碍联军禁军,不如你去送他一程。”

曹操立刻拒绝,“孟卓是我的好朋友,无论如何都该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乱,自相残杀会导致军心不稳,无疑给董贼有机可乘。”

不知道张邈从何处得知此事,从那以后不在刻意针对曹操,可与袁绍更呈水火不容之势。

而就在联军各自进军时,韩馥开始缩减对联军的粮草供应,引来将士不满。

联军进军停止后,矛盾激化,虽然表面仍维系同盟,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自相残杀的事实。

在这期间,徐荣在梁东大败孙坚,对待孙军俘虏手段残忍至极。

而河内太守王匡也在河阳津近乎被董卓大军全歼。

联军损伤后不得不退至河内,王匡因实力大损,不得不受制于袁绍。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文和春华都是曹魏这边的人,所以对历史发展是从曹操这边去写的

第5章 煽风

联军在河内驻扎,董卓派人前来求和。

袁绍认为,退兵是在他脸上扇了耳光,这个时候接受议和,岂不是更丢面子?于是,他不仅不接受,还让王匡把董卓派来议和的人杀了。

在河内太守王匡出兵之前,司马懿曾对司马孚说,“王匡这个人喜欢跟着别人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做事一意孤行,意气用事,迟早自取灭亡。”

此时,温县中的司马家和赵家已经在迁往黎阳的路上。

“二公子怎么没和你的家人一起走?”春华很意外看见司马懿,当时司马朗从长安回来,劝说县民随他们一起外迁,没想到司马懿会留下来。

“春华不也是一样?”司马懿戴着黑色的兜帽,脸几乎藏在阴影里,若不是春华与他有关几天的接触,也不能马上从身形认出他来。

“我家人还在这里,自然不能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