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5页)

“主公,此次范县东阿得以保全,全赖程大人奔走筹谋,若非有他,我与夏侯将军只怕难以守住鄄城。”荀彧对曹操说。

曹操颇为感慨,执起程昱的手,语气诚恳,“仲德,若非卿之力,我连可以回来的地方都没有了。”

“主公言重。”

命令军队各自归营后,曹操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只让曹昂回去报个信儿,自己跟荀彧等人往州府去了。

“旱灾蝗灾接踵而至,吃饭是个大问题,若是得不到解决,百姓迟早要逃回山上当匪寇,我们打了那么久的仗,死了那么多人,到时还是要回到原点。卿等有何良策?”

“这正是我要向主公禀明的事情。”荀彧拿出记载了物资用度的竹简,呈给曹操。

曹操看了内容之后,脸色越发不好。

程昱的目光在两人身上徘徊多时,正寻思该不该开口。

传信兵在这时走了进来,“报!冀州袁绍来信!”

这个时候来信,怎么看都像不怀好意。荀彧和程昱对视一眼,达成共识。

读完信,曹操一手把信拍在案上,“打的好算盘!袁绍劝我迁家人至邺,归附于他。”眼下袁绍的这个建议无疑对曹操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我以为不可。”程昱终于开口了,“饥荒之事,我有办法。”

“……”

话音刚落,曹操、荀彧、夏侯惇的目光齐刷刷打在程昱脸上。

程昱老脸一红,硬着头皮继续道,“主公可还记得东阿令枣祗?”

枣祗与卫兹是好朋友,当年曹操在陈留阻止义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枣祗就投到他的帐下,关东联盟时,袁绍曾多次想招揽,都被枣祗拒绝。曹操感动于他的忠诚,但每每面对他,就忍不住念起为他而死的卫兹,所以对这个人了解的很少。如今听程昱一提,立刻就想到了。

“程大人,您下次把话一次说完吧……”夏侯惇心有余悸。

荀彧虽然面上看不出什么变化,还是小动作抬起袖子掩了掩嘴。

曹操也是心中莫名松了一口气,“记得,莫非枣祗能解决?”

对此已经习惯成自然的程昱选择自动无视他们的反应,继续回答曹操的问题:“我在东阿镇守时,观察到东阿的粮草储备十分充足,或许能从东阿调运粮草缓解灾情。枣大人在农事方面的政策,或许可以推广下来。”

枣祗在效命曹操之前,在社会上的名气非常大,不然袁绍也不会多次派属臣招揽他,要知道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袁绍不屑为之。

曹操在心里记下程昱所提的枣祗之事,立刻着手安排夏侯惇带兵到东阿负责粮草押运。

·

长安城内,刘协也在为饥荒一事愁眉不展。

贾诩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刘协只觉四周一静,抬眼见是他,遂淡淡开口:“贾卿,随便坐吧。”

贾诩因母亲过世辞去典书一职,被拜为光禄大夫,这其中多是李傕的拉拢之策,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划分各自的地盘,多次相斗,贾诩不想参与,故而告假在家。

“陛下在为何事烦恼?”自董卓死后,贾诩与刘协直接常常进行现在这样的谈话,每每贾诩问,刘协说,当刘协征求贾诩意见的时候,谈话就终止了——贾诩对刘协有兴趣,但也仅此而已。

“关中大旱,谷价千金,更是出现人相食的局面,朕想大开太仓贮藏的米粮施粥于百姓。”刘协也不隐瞒,主要这么些年来,根本不会有人倾听他的想法,贾诩这么一个没有敌意的听众送上门,不用白不用。

“陛下想做就去做吧。”贾诩回应。开仓放粮而已,又不涉及权力,那三个家伙忙着争权夺利想必也不愿多管。

刘协点点头,试探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